3)067章 七战七捷7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俘、投诚官兵,充实作战队伍和指挥队伍,并对指挥员进行了微调。

  王炳照,在武爱华的“劝说”下,担任了独立支队“军务参议”。这个家伙,最初时死要面子,一定要解甲归田。武爱华说,你就不愿意看看你的这些手下,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叱咤风云,建功立业?

  至于王炳照的老婆儿女,武爱华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将他们接到鼓浪屿公共租界生活;二是接到长汀或清流根据地来。王炳照最终还是被感动了,决定留在红军中发展。

  姚先国和于述胜两人,选择了回去,武爱华也没为难他们,并且还托高德胜给52师卢兴邦带了一封信。至于这封信的效果如何,武爱华就不得而知了。

  只不过,此次的清流警备营和宁化警备营并没有长汀警备营的运气那么好。因为,武爱华看到52师这些国军俘虏,比暂编师的更强一些,几乎一个不剩地全部拉入到了主力部队,同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赣独立支队陆战4营”,任命刚刚投诚的张斌贤担任陆战4营营长,调2营1连连长刘向辉担任陆战4营副营长,同时抽掉陆战1营、2营的副连长们担任各连连长。

  具体人员名单如下:营长:张斌贤;副营长刘向辉;1连连长李令永,2连连长龙宝新,3连连长贺武华,4连连长刘桂秋。

  在这次小小的整编与微调中,陆战1营1连副连长王伟清正位连长,陆战2营1连连长由副连长周满生接任;新组建的陆战2营4连连长马和民,陆战3营4连连长李长春。此外,副官处增加到15人,电讯班增加到15人。

  陆战2营和3营两个连的人员缺额,由2营和3营在内线作战中自行增补。本来,应该是由教导连训练完毕之后,再行增补的,但是,现在国军的进攻就在眼前,根本来不及进行系统的训练,只得先行扩军,边打仗边训练,以打带训!

  当然,武爱华如此做也是有一定把握的,与国军相比,目前独立支队的装备是占有极大优势,即便新兵训练不足,但也至少能与国军的训练持平,因为新兵基本上是原来的国军士兵,以及这些国军士兵新到一支部队的新鲜感带来的士气高涨,所以独立支队并不惧怕国军。

  3月25日至3月27日这三天,武爱华除了对部队整编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之外,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打哪儿的问题。

  在本来的计划之中,处于长汀之北的清流、宁化两地的王炳照部,武爱华是不准备打的。其原因非常简单,这个团前后有两个营都遭到了独立支队的重创,战斗力弱,让其继续镇守清流、宁化对天华山基地北部来可以相对减轻一些压力。

  但最终,武爱华决定打!决定打的原因到不是因为王炳照部弱,而是因为独立支队前期的军官里,包括后来成长起来的一些班排长,有数百名都是王炳照团原来的兵,因此,拿下王炳照团,非常有利于俘虏的转化,有利于独立支队在扩军之后迅速形成战斗力。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