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五章 变态是如何练成的_重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宁市计算机的网络铺到各个政府机关部门以及投资万宁的各个大型企业之后,便开始了部分试行。虽然很多人对此都不太适应,总喜欢按照先前的习惯来进行。但也有不少人体验到这种办公方式的便捷,特别是那些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那些老干部职工们强太多了。不过,接受并不代表会滥用,通过前一段时间媒体的大肆宣扬,网络警察已经成为万宁市大多数民众所熟悉的词汇。谁都知道,哪怕是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的情况下,也不能乱说话。

  对于目前的网络,陈兆军的初步目的已经达到,现在他正筹备着将网络扩散出去,将整个万宁市所有民众的网络都连接到一起,真正实现全民网络化。完成万宁这一步之后,就又可以向全省乃至全国扩散出去,最后再连接国外的一些骨干网络。这也能够从侧面促进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更快地将这一个行业推动起来。

  对于将网络扩散出去,连接民众计算机这点,陈兆军知道,如果单单是自己铺网的话,那恐怕需要投入不少。虽然不管怎么做都绝对能够收回自己投入的成本,但全凭自己铺网,就实在是太浪费了,而且要想实现起来也慢了不少。对此,陈兆军已经有了初步计划,为了节约成本,尽快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就只有找拥有通讯网络的部门合作这一个途径。而拥有这样条件的部门,自然非邮电部邮政总局莫属了(邮电部9年分别注册“国邮电邮政总局”及“国邮电电信总局”法人资格,98年后邮政和电信分营)。利用电话网进行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在后世并不稀奇。现在也只是因为刚刚起步。没人去搞而已,在以后迟早也会出现。而陈兆军现在只不过是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提前把这些东西搞出来罢了。至于找国邮电电信局合作是否能够成功,陈兆军也在万宁市机关单位及企业计算机网络全部联网之后,花时间投入到计算机网络项目合作计划去。

  只不过,身为万宁市市长的陈兆军,需要忙地事太多太多。那个合作项目地计划也需要在万宁市的网络办公环境相对成熟之后才好拿出来。有不少项目的关键需要更多的信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此时,陈兆军正接受着薛冰的采访,向她展示着国网络办公的环境以及一些优势。

  小卢(杜撰)。万宁市教育局公认的才,是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出来的,由于品学兼优,实习期又非常努力,各方各面都是公认的好,毕业后便直接分配到了刚好缺人地万宁教育局。来到教育局之后,小卢的工作不可谓不勤奋。什么事都考虑得方方面面,做得是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因此而获得了全局上下的普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