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零三章 大明的战争债券【求全定】_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有了充足的财政收入,就可以用大批的俸禄来把所有的大小官吏纳入朝廷的统一考核。

  大明皇帝朱元章对朱瀚提出的这个建议做出了如此肯定,李善长、刘伯温、朱升、施耐庵等人自然也是不会有任何的异义。

  大明洪武六年开始的第二个大计划,便在今日正式定下了基调。

  首先就是继续维持休养生息的策略,除了兴建应天府和北平府之外,朝廷的其他所有大型工程全部以水利民生为主,哪怕是皇帝老家,凤阳也不会修筑都城皇陵,而是修筑了完善的水利沟渠。

  这个建议是朱瀚力劝老哥朱元章才定下来的。

  凤阳可不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地方,时不时就要闹旱灾,动不动就要来个水灾。

  堂堂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如果再闹出大批的灾民,那简直就是大笑话。

  所以在朱瀚看来在凤阳老家,修建水利沟渠可比修建中都皇陵重要的多。

  第二个国策,便是要在全天下宣扬大明的教化,朱瀚制定的儒家新学作为唯一的科举内容通行全国,顺带再把地方基层的官吏纳入朝廷的统一考核。

  这个举措,就相当于让大明拥有了相当于后世十七八世纪发展的近代官员制度,在组织动员力上可以达到超过任何的封建王朝。

  最后,大明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当中,要消灭盘踞大西南的陈友谅,彻底把华夏版图归于一统。

  至于其他的继续驱逐蒙古残余,以及下西洋,开拓辽阳海东等蛮荒之地等等,都是不属于硬性的国策,可以相机行动。

  在朱瀚的影响下,如今的大明王朝虽然百废待兴,但各行各业却都迸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就算是连年征战,各地百姓民生也是一天比一天日子过得好。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将要收复西南四川云南等地的消息,不仅没有让百姓们感到惊慌恐惧,反而很多人都积极的拥护朝廷消灭陈友谅盘踞势力的决定。

  在这其中,以江南湖广等地的商人和工场主为主力!

  因为这些大商人和工场主,他们许多人都吸收了朱瀚搞出来的新型工艺技术,逐渐有了资本萌芽的趋势。

  而资本对于消费市场的渴求是没有止境的。

  四川云南等地都是山好水好人好的上等地方,如果能够把这些地方纳入大明的版图,那这些大商人们的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也就会能够赚到更多的银子。

  朱瀚很快就听到了这些情况,这一联想到我现在大明国库被自己霍霍不轻,便立刻又向老哥朱元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注意。

  哪知道老哥朱元章一听之后,顿时蹦了起来。

  “什么这怎么可以?”

  “让朝廷去跟百姓们借钱?”

  “这种事干出去,大明的威望还要不要了!”

  “七五,你说什么咱都能答应,只有这个不行!”

  朱涵跟老哥朱元章提出的建议,便是发行大明债券,其实就是一种战争债券,朱瀚连名字都给他想好了,就叫做平西债券,主要用途就是消灭占据西南的陈友谅。

  但是老哥朱元章很显然不想发行这个债券。

  因为在他看来,向百姓们借钱,特别是以朝廷的名义借,简直是丢脸丢到家了。

  “有借有还,而且还付利息,这怕什么!?”朱瀚一脸轻松。

  “你说有借有还,但朝廷至高无上,百姓们肯定想这钱借给朝廷,要是朝廷不还,那也是没有办法,所以肯定会认为朝廷这是借机敛财,搜刮民脂民膏!”

  很显然,朱元章反对发行债券,想的并不是简单的丢脸问题,而是怕百姓借机对朝廷失去信任。

  “哥,我这发行债券可不仅是了给朝廷宽裕一下军费,更是想要为将来的子孙后代开拓一条新的救命道路!”朱瀚一脸严肃的说道。

  朱元章一听这话立刻瞪大了双眼,好奇的追问起来。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