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帮忙_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帮忙

  能够对朝廷有功,自身还有才学。

  就算是封赏过了一些,那些御史也不会有什么话说。

  其实若是李二决定了要让他负责拍卖行的事情,那郑韵寒也不敢真的拒绝。

  抗旨不尊,若是真的追究起来,那可是重罪。

  他也不敢牵连蜀王和太子。

  但他还是想要试一下,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他觉得,李二应该不是个不讲理的,也能够明辨是非。

  自己若是真的考上了,对于李二也有好处。

  至少能够证明一点,如今大唐并非乱世,也能够得到天下才子认可,所以才会出现如他一般的人物,有那样的名声,有那样的功劳,还想着科举出身,入仕为官。

  现在看来,李二的确是一个圣明的皇帝。

  郑韵寒立马行礼谢恩。

  等他出宫之后,便只带着李二赏赐的一些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

  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李二许了什么,只是暂时没有封赏而已。

  或者是口头上夸赞几句,便充作是奖赏了。

  还有些幸灾乐祸。

  这捐出了两百多万两银子,看来也并没有换得什么好处嘛!

  有这笔钱,还不如留着自己用!

  便是给哪位高官送礼,也能够得个庇护。

  说不定也能够轻易的弄个功名,至少能够换得个官身,岂不比他现在这样要好?

  而李承乾自然不是这类人。

  他就在宫中,这点事情,也不至于瞒着他。

  所以他在郑韵寒出宫的时候,就知道了他要参加科举的事情。

  这参加科举就要扬名。

  郑韵寒之前的名声,那是因为拍卖会得来的,后面也是因为捐了巨款得的,跟他的才华却没有太大的关系。

  李承乾想着,既然郑韵寒有这样的志气,他便帮他一把,不让这些外在的东西,影响了他的最终成果。

  他还记得,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也曾经参加了三次科举都落第了,就是因为没有找人帮他“行卷”,也就是想负责科举的官员推荐。

  之后第四次,他试着找了退休的那个宰相,那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大力称赞,为他扬名,他这才上了榜的。

  昔日杜牧、皮日休等人,也是写了许多诗,又精心包装好,显得自己写了很多诗,很有才华的样子。

  所以这考科举,不仅仅看那一场考试。

  因为春闱的卷子,现在是不糊名的,是开卷来批阅的,考官完全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如果考生的名字能够让考官一眼看到,就想起来这人十分有名,品德高尚,那基本上就稳了。

  只要考卷没有什么错误,就算平庸一点,都是无妨的。

  “大哥在想什么?”

  李恪回到东宫,就见李承乾一副沉思的样子。

  他倒是有些好奇。

  他跟着李承乾的时间也不短了,在东宫住着的时间也不算短。

  但是李承乾这般模样,却是没见过几次。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