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斗诗会_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的。我看啊,也不用再想,今日魁首必定是属于崔公子的!”

  李承乾与李恪走在前面,陆德明和孔颖达跟在他们身边。

  人声嘈杂,他们时不时的,就听到人提起这位公子,那位公子的。

  现在也就是因为还有些人没有赶到长安。

  毕竟春闱才刚开始筹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开始。

  距离得比较近的,不那么着急的,倒是还没有赶过来。

  所以说有些大才子还没有露面,所以此时长安城的这些公子们,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李承乾猜测,应该过不了多久,这些人或许就会统一口径,吹捧固定的几位公子了。

  若是今年士族家的公子们,参加科举的依旧很少,只有一两位的话,那么被众人吹捧的人,就会更少。

  现在《氏族志》还没出,李二也没有开始对士族动手施压,所以通过科举参政的人还是极少的。

  不过只要有一人是士族出身,此时名望最大的应该就非士族之后莫属了。

  正如现如今一样。

  在崔家那位公子的名头被人叫破之后,其他人便也都纷纷附和此人的看法。

  “崔公子到长安了?那还要怎么斗诗?别人根本就不是崔公子的对手啊!”

  “崔公子家学渊源,别人哪里比得上他?今日的斗诗会,怕是要让崔公子一枝独秀了!”

  “今年科举的状元郎,都已经揭晓了!简直没有任何悬念啊!”

  李承乾倒是想要看看这位崔公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他倒是记得,好像是有位崔家的人,后来是在翰林院吧。

  不过李二对于这段时间的历史知道的也没有那么详细。

  他也就是知道一些比较大的事情。

  不管是不是吧,这位崔公子,如果是山东士族崔家出身,那状元的名额,大概率是预定了。

  因为这时候的科举,还是以考试跟推荐相结合的。

  在拟定录取名单的时候,还要叫上好几位大臣一起,来谈论一下那些应试者的名声,然后才定下名单。

  只要有山东崔氏这个名头在,这位崔公子的名声就拉开别人一大截了。

  只要他考试的时候不犯浑,没有什么错处,那状元就简直是他的囊中之物。

  或许他都不需要自己去找什么公卿名门、社会贤达,投递自己的作品,以寻求推荐。

  许多人自然而然的都会向尚书省和礼部推荐他。

  这就是时人对士族的看法。

  这也是士族的影响力的体现。

  “咱们进去坐吧。”

  李恪提议道。

  他不太喜欢这种拥挤的感觉。

  周围都是人,说话的声音也不小,十分嘈杂。

  他想要听一些重要的信息,都听不出来那些人说的是什么。

  李承乾无可无不可。

  陆德明和孔颖达可不敢让来两位贵人在外面这么站着。

  他们让一位侍卫先进去打点一下。

  李承乾伸头往里看,里面早就坐满了人,反正大堂是没有什么空位了的。

  只是不知道这望北楼的雅间包厢,可还有空着的。

  若是没有的话,李承乾倒是很好奇,陆德明和孔颖达会如何安排。

  是亮身份让人让座?还是使用金钱攻势?

  “咱们先进去吧。”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