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7章 第二百零六 林墨的决心,行动!_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第二百零六林墨的决心,行动!

  许攸是个不确定的因素,尽管先前为了把他绑在自己战车上算是用尽了心思,预判了大局的走向。

  其他不说,单是投曹这一点便不可能再发生于中原大战了,理由很简单,官渡之战被提前了两年。

  所以,让笮融利用采购战马的方式贿赂于许攸,在二袁争权的关键时候那些钱就成为了掐住他脖子的制约。

  事实上也很顺畅,别的不说,北国走向这一块的预判至少是没有任何出入的,原本是一步绝佳的布局棋子,可现在,他的态度开始有些摇摆。

  当初马延充作先锋的时候,他曾让人送过信,指明让吕布带兵偷袭,甚至连进攻点,撤退点都指出来了,为的就是向林墨表明立场,也算是投名状。

  可谁能料到会发生张杨被杀的事件,吕布执意要动手,非杀司马懿不可。

  林墨是穿越者,可不是神,他只是个普通人,有人的七情六欲。

  自己是吕布的软肋,吕布又何尝不是他的缺点,见他这般痛苦,便是担着风险也只能放手一搏。

  不过这件事也算是给林墨敲了一个警钟,当初在安丰的时候,三军以他为大纛,他也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了。

  事实上,还是不够格。

  他期望吕布能不被负面情绪左右,做事能以大局为重,最好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像名垂青史的那些将帅一般。

  可是,在吕布和赵云离开后林墨自己的状态就一直处于忐忑不安之中,并不敢冒险用计。

  身边有徐盛不假,单纯就论武力和勇猛来说,四庭柱不复后,袁尚的麾下想要在战场上正面斩杀他的人只怕没有。

  可问题是,战场上的逆转、突破、直袭这方面,徐盛跟超一流的猛将相比,差距也是不小的。

  这也是导致林墨迟疑不定的关键原因。

  现在回想起来,过去的坦途完全是依托了两个点,第一是先知与对人物性格的了解;第二就是吕布和赵云这种猛将的依赖。

  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统帅,从来不是只会打顺风局的,武侯六出祁山的时候,都到了廖化做先锋的地步,可想而知猛将稀缺到了什么程度。

  可他还是打的轰轰烈烈,就这一点,已经不再一个次元。

  袁谭走后,林墨就沉下心来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未来与抉择。

  等到吕布和赵云回来,当然会好打很多,可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换言之,他们踏上千里追杀之路的那天起,就要承担回不来的风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

  自己不能一味的去等一个不确定,或许他们会延迟,甚至途中出了什么差错改道,那回来的日期只会一拖再拖,难道就不打了吗?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林墨便不打算再拖了,袁谭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