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七章:《墨治法》_大国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便是‘尚同’,这一点较墨家的‘尚同’大致相同,通俗点说就是下位者逐层服从上位者,使促成‘一同天下之议’。

  这是墨家学说中少有的、比较贴近君主统治的主张,遗憾的是墨家还‘作茧自缚’般给君主、天子套上了一层‘是否合乎天下之义’的枷锁,在集权的同时又限制了君权。

  当然,这对于少梁基本没什么害处,毕竟少梁也没有能力去做什么‘不义’之事。

  至于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他视若女儿一般的梁姬还年幼,本来就不管事,至于日后……或许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想到这里,东梁君不禁又想到了前一阵子在少梁宫的那场会议。

  当时那个无礼的小子,居然越过他恳请梁姬允诺将墨家学说奉为他少梁的国学之首,而让他不是滋味的是,他如若女儿一般细心抚养长大的梁姬,居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那小子。

  再想到前两日梁姬还将他少梁的国号赐予那小子做字,东梁君就愈发不是滋味,一股仿佛逐渐不被女儿依靠与亲近的危机感犹然而生。

  “哼!”

  冷哼一声,东梁板着脸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的‘法治’没什么好说,就是主张依法治国,不同的是,其他国家遵循的是法家、儒家学说,唯独他少梁遵循墨家学说。

  法治之后,便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李郃主张在他少梁国内推广教育,并将教育划为国民应享有的一项权益。

  对此李郃的诠注是,人无生而知之者,教育可以扩充他将来的少梁人才储备。

  东梁君当然也不会否决这一条,只是很惊讶于李郃提出的教育,居然是针对所有国民的……难道在田地耕种的农夫也需要掌握知识么?

  但李郃却用随后的诠注与举例让他明白,即使是农夫也需要掌握知识,否则连亩尺都看不懂,如何更高效率地耕种?

  而最后一点,便是‘强技’。

  在‘强技’这块中,李郃主张提高工匠的地位,并大力发展技术。

  他拿墨家弟子在东梁之战期间打造的钩拒、弩具、盾车等物举例,指出更高的技术既可以用于打造更精良的武器装备来强化军队,也可以用于改善少梁的水利与耕种之法。

  对此东梁君也表示认同。

  他少梁如今唯二的优势,一个是国内团结,另一个则是墨家的鼎力支持,虽说人定胜天,但大多时候,人力终归还是有穷尽的,比如这次与秦国的战争,若非李郃率领奇兵冒险,他少梁十几万军民就算再团结,最终也只会被嬴虔二十万秦军逼到粮尽的地步。

  倘若当时他少梁有更精良的武器装备,比如拥有像韩国那样的劲弩,他少梁也不至于将生的希望托付于一小撮人九死一生的冒险上。

  “呼……”

  总算是看完了前篇的东梁君,长长吐了口气。

  原本只打算随便瞟两眼,挑几处漏洞就将这部《墨治法》打发回去的他,最后用整整半个时辰仔细观阅了前篇。

  总得来说,他对《墨治法》的前篇也是比较认可的,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李郃针对他少梁下一阶段建设与发展的具体章程与法令。

  随即他就看到了三个字:举国制。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