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 借虏平寇的真相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宏三看到桌上酒菜已凉,喊过来伙计,让他撤去酒席,在弄几个时鲜的小炒上来。

  一会儿的功夫,酒菜上来,朱宏三给冯若舒满上酒杯,问道:“舅父大人,北方这样。南京这边有什么举动吗?”

  冯若舒说道:“五月二十一日,也就是你走的几天后,史可法自请扬州督师。陛下也就同意了。马士英推荐阮大铖出来担任了兵部侍郎。阮大铖上疏,提出借虏平寇的策略。在早朝上大家都同意了。”

  朱宏三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这帮家伙真是不怕死啊,这种狗屎主义都能提的出来?”

  冯若舒问道:“主公?你为什么这么看得起满清呢?他们全族才二十多万人,他们不可能成大事的。”

  朱宏三想到:“难道我要告诉你从后世电视剧上看的?”朱宏三说道:“那舅父大人是怎么看这个借虏平寇策略的?”

  冯若舒说道:“当时阮大铖说的很明白,等我给你细细道来。”

  朱宏三听过以后才知道,原来历史上的借虏平寇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计策,只是没想到李自成败得那么快而已。

  弘光朝在建立之初,就要面对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外部局面。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加之党争内斗严重,弘光朝要想在凶险异常的乱世中生存,必须有一套高明的对外策略。

  而弘光王朝的对外策略——借虏平寇,也历来被无数的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们所诟病。在后世看来,南明的这一策略是消极的、保守的、弊端严重的,但也不该脱离实际看问题,一味的痛骂弘光君臣,却忽视了当时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况。

  弘光朝的所谓“借虏平寇”,就是与满清交好,借用清军之力,平定“贼寇”李自成,然后再视情况选择与清方是战是和。

  弘光朝内部,无论阉党还是东林党,都赞同这一策略,史可法、刘宗周、马士英等高级官员都是这一策略的提出者与实践者。

  从这一点看出,这个政策当时应该是获得了全体大臣的同意才实施的。看历史不能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要把自己带入当时的情形中,这样才能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

  借虏平寇这一误国策略的出现,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其实是非常无奈的。首先,弘光君臣对北方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后,各种消息满天飞。当时各地盛传大明大将吴三桂击败了李自成,杀回北京,甚至有吴三桂奉崇祯太子回北京继位的说法。

  弘光朝廷的高官们,只是听说了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流贼李自成,并不清楚吴三桂已经降清。他们普遍还把吴三桂当“自己人”,觉得他与清朝方面是联盟关系,而非隶属关系,想当然的认为可以拉拢吴三桂,通过吴三桂与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