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皇后之争(3)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必朝的,只是掌管章奏进呈的通政司官。晚朝仅奏重事,参加者有限,礼仪也较轻简,君臣可从容展论,因此,它是早朝的重要补充。

  朝会的性质是由高度集中的专制统治决定的,其设施也为适应其运转需要而服务。欲求明代朝会变化的原因,仍要从朱元璋利用朝会以尊“主权”,强化“主尊臣卑”关系上找原因。从历史上来说,朝会制度与宰相制度密不可分。朱元璋忌相,一人独揽大权,是造成早朝之变的首要原因。

  相权过大正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因此也就造成中国政治史上一次大变革:废除宰相。但废相后,政事散于六部,无人总其纲,凡事必面君请旨而后行,于是事无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涌到朝会上来了。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臣下蒙蔽,如今他朝堂高坐,事事过目,人人皆至御前,似乎只有这样,就能做到无“欺弊”了。

  宣德十年,英宗冲年即位,规定早朝奏事必须预进事目,并限制每朝奏事件数,早朝政治功能大为弱化。隆庆六年,同样是幼君的神宗继位,改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从此早朝一月只举行九次,不可再称“日朝”了。

  而作为皇帝的朱宏三,也规定每月三、六、九为大朝会,其他时间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为内阁和皇帝的办公时间,这段时间内阁有什么事情可是直接向皇帝禀报,等皇帝做出批示后在由内阁办理。

  三月初九,这天正是朱宏三规定早朝的时间。按照祖制只要有朝服的在京官员都要参加朝会,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再加上皇宫里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所以朱宏三命令四品官才有参加朝会的资格。这天全广州四品以上官员早早来到皇宫里面的办公大厅,准备朝会。其实早朝应该有一套相应的礼仪制度,但是朱宏三以现在暂居广州,不宜大事铺张为由拒绝了。所以现在朝会很是简单,大臣们等着皇帝上朝,也不用什么三叩九拜,行个礼就算完事,接下来就是有事说事。

  行礼完毕后,马明远本来第一个要出来说的,没想到被广东派的梁兆阳抢了先,他是组织部侍郎,算是陈子壮的铁杆。

  “启奏陛下,现在皇后之位空缺,于国不利,臣请皇帝陛下早立后位,以安天下!”

  这段话一说全场鸦雀无声,大家知道今天各大派势力又要来一场争斗了。

  朱宏三坐在龙椅上听着梁兆阳念奏折,完事后问道:“梁爱卿你认为谁能当皇后呢?”

  “钱妃贤良淑德,并且还是弘光皇帝下旨册立的侧王妃,所以臣认为该立钱妃!”

  听梁兆阳说完可急坏了冯自用。他可没有他爹冯若舒的两下子,看到有人拥立钱妃,立刻站出来表达不同意见。

  “陛下,臣认为应该册立马妃为皇后,马妃在湖广就跟随陛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