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乡并屯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宏三这几条十分简单,就是后世抗日战争日本人在解放区清乡并屯的翻版,朱宏三再加上自己的措施,一共总结了五条。

  第一条是清乡,用武力将所有分散到各地的彝人部落集中到集中点居住,每个集中点五百到三千人,不准彝人在像以前那样散居于山林之间。

  第二条是并屯,这条朱宏三借鉴了日本人在东北和华北的做法,每隔五十到一百里建成一个到两个集中点,各个集中点用直道连接。并且在每个集中点修筑碉堡炮楼、封锁沟、封锁墙、竹木篱笆,断绝彝人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系。同时实行编组保甲、连坐联保,组建以汉人为主的保安武装,推行自首和策动告密的方法。

  第三条是清剿,派出以团营为标准的士兵进山清剿那些不想并屯的彝人,做到烧光村寨、杀光牲畜、水井投毒,同时断绝不服归化彝人的食盐供应,发现有和彝人私下交易的客商立即处死。

  第四条是汉化,集中点中的彝人不准说他们的土话,只能学习汉语和汉字,着汉服和使用汉人的礼节,同时派出读书人教彝人孩童学习汉族文化。

  第五条是宣传,在云贵、四川等地宣传汉彝一家,宣传汉族思想是先进思想,汉人来云贵是帮助彝人发展生产的。

  张煌言深受儒家教育,是一个十足的大汉族沙文主义者,但是朱宏三这五条也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这几条实施下去,张煌言可以肯定的是整个云贵四川的彝人就倒了大霉,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张煌言和心狠手辣的朱宏三不同,他最起码还算一个正常人,看到朱宏三这些旨在灭绝彝人的五条,躬身问道:“陛下,这五条是不是太有伤天和?彝人也是我大明子民,这样是不是。。。”

  哪知道朱宏三并没有让张煌言说完,直接打断他说道:“玄著,你不用说了!大明前几任皇帝就是太仁慈,如果崇祯能舍弃整个陕西百姓,哪里能弄得煤山上吊?”

  张煌言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那是皇帝还在武昌潜邸的时候,和当时还是举人的马明远聊天说起的计策。朱宏三说要对付当时还没成气候的流寇,就应该在陕西周围各个交通要道设立重兵,以饿死全陕西上千万人为代价来消灭流寇。

  这项建议让朱宏三称帝后十分被动,因为没有那个读书人希望自己的主子是一个铁血无情的人。但是随着后来时势的发展,证明朱宏三还是正确的,后来流寇出了陕西,彻底成了烽火燎原之势,这个时候就是朱元璋复生、徐达、常遇春在世也救不了大明了。

  张煌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将这份薄纸放入怀中,然后问道:“陛下,这五条虽然能解决彝人,可是贵州当地土司力量太强,听说水西安氏一家就有兵丁数万人,再加上播州的奢氏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