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五章 送行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省,这些大士族也是在背后出了不少力的。

  但是和平年代就不同了,土地大量集中在这些大家族手中,而这些大家族又把持着外贸,从土地产出到生产经营,再到外贸出口一条龙,朝廷根本插不上手,这样朝廷和地方的矛盾就越发突出了。

  其实在万历年间这种冲突就爆发过,万历二十九年发生的苏州织工群体性*事件,当时万历皇帝派来税使孙隆准备在苏州对丝绸征税,哪知道当地织工被人鼓动焚毁苏州府衙三座,杀死税官黄建节,另有负责收税的税棍多人被殒命。苏州税使孙隆被揍的鼻青脸肿,仓皇逃回京城。最后朝廷也没敢怎样,只是将一个挑事的工头葛贤抓了起来,但是也没敢杀了,只是关了几年后放人了事。

  而这件群体性*事件最耐人寻味的,却是苏州府各级官吏在此事中的态度。事件发生后,整个苏州城的政府,衙差,以及周边的军队,似乎一夜之间全消失了。连续三天大规模的暴乱,焚烧府衙,杀死“朝廷命官”,这样重大的事件,却并未看到苏州地方官的身影,更未见大规模的镇压,维持地方治安的政府,好似人间蒸发了。

  甚至在孙隆逃到杭州,事件基本平息下来之后。苏州知府才象征性的张贴告示,要求缉拿祸首,却未见任何实际行动。工头葛贤还能从容的组织众人开会讨论,做出主动自首的决定。抓捕之后,明明是谋反大罪,却多年不杀不判,只是好吃好喝的供养起来,养到一定年数,就自动开释了。在高度专制的中国封建社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一出奇景。

  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江南这些大家族的能量,竟然能打死朝廷命官,最后逼着万历皇帝屁都没有一个,这种力度哪里是暴发户徐本高能办到的?

  马济远久在南直隶,自然知道这些士族的能量,所以才在朝廷上坚决的反对新政。

  方逢年虽然没在南直隶当过官,但是对万历年间苏州抗税事件还是了解的,在听马济远说完后问道:“那依着伯玉的意思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简单,等到中原一统,天下平稳后,在徐徐图之!”

  马济远作为一个明代官员,能看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他给的办法也是后世满清用的,用了三个皇帝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才将南直隶几大家族消磨干净。但是作为皇帝的朱宏三等不及,朱宏三作为穿越人士,知道再过不到一百年西方就要迎来工业革命,到时候西方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

  如果中国还在和满清一样,慢慢的解决这些大家族,慢慢的解放生产力,等到都解决以后西方的军舰都开到门口了。为了不让中国重走清朝的老路,朱宏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