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宋代老城,这部分城墙都是夯土,在南宋和蒙古大战的时候淮安正是前线,所以城防还算不错。但是到了元代,因为蒙古人害怕汉人造反,所以将淮安城墙拆掉一部分。明代洪武年间,由地方官府重现修建了淮安城墙。

  到嘉靖三十九年,为了防备海上来的倭寇,在旧城北一里处建成新城,新城旧城之间有夹城连接。到了崇祯八年,朱大典当了漕运总督,又筹集银两将三城重新修缮一遍,自此淮安城才形成三城相连的格局。

  城中知道明军已经来了,本来就乱成一团,现在城外开炮更是吓的要死。一些本地士绅在暗中商量,用不用派出家丁偷偷打开城门,迎大明王师进来?可是洪承畴早已经有预判,在城中各处要道派遣了亲兵,看到鬼鬼祟祟的行人立刻斩杀,那管你什么乡绅商贾。

  洪承畴则带着一众武将登上南城迎薰门,通过垛口侦查外面的敌情。

  洪承畴看到外面大群的明军,还有运河上没有头尾的船只,他知道今天淮安城怕是守不住了。但是过了一会儿听城外明军火炮的声音,并不像在扬州的那种红夷大炮的低沉,炮弹打到城墙上也只发出咚咚的声音,只是打坏几块墙砖而已。

  要知道淮安城刚修缮不过十几年,城砖还十分完整,用明军那种小炮来攻城,打上半个月也没什么效果。

  洪承畴扒着垛口看外面只有十门明军小炮,在不紧不慢的发射。

  洪承畴没和明军打过野战,他一共和明军交手三次,第一次是夜间偷袭,第二次是扬州守城战,第三次就是现在。他不知道明军这种野战炮一个师装备上百门,以为城外的十门小炮就是全部了。

  其实也不怪洪承畴想不到,洪承畴属于古代传统文人,他的眼光也就局限于此,他那里知道欧洲那种两千多吨的巡洋舰,一艘船就有上百门火炮。明代红夷大炮一共才不到四十门,在北京城墙上有二十二门,山海关有十八门,所以洪承畴也就以为这十门小炮是城外明军的全部了。

  洪承畴心中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当年在扬州城外那种重炮就行。那种大炮没来,估计是运河水浅,从长江运不进来。

  朱宏三在城外看着十门野战炮不紧不慢的射击着,十分乏味。

  “狗蛋,攻城重炮何时能运到?”那种七八千斤的大家伙自然要特殊船只运送,运河水浅,其他的船只都运不了。

  赵国栋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因为重炮太重,还在扬州装船,估计要三天后才能运到,还有要修建专用的射击阵地,臣估计要十天后才能使用!”

  朱宏三点了点头:“好!其他部队上岸后将淮安城团团围住,不要让清军跑了!还有让姜鹏举停下吧,一发炮弹就是三个银元,给朕省些钱吧!”朱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