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章 中原大战(4)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湖北面的安山镇驻扎。

  岳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顺治三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岳乐便随着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在战争中,岳乐表现出了他极强的军事能力,不仅自己作战十分英勇,同时颇有谋略,最终剿灭了大西王张献忠。

  当然这点功绩在前期满清猛将如云的时代根本不算什么,也就是皇室第三代中还算不错的人物,距离皇三代最能打的豪格还有一些差距。岳乐的成名之战是康熙年间平三藩之战,此时的满清皇族已经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大批的王公子弟每日游手好闲,根本不能出征,而吴三桂打着驱除鞑虏的旗号,一些汉人将领还不敢用。康熙皇帝思量再三后,决定重新启用岳乐,将其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

  经过严密部署作战计划之后,岳乐先行攻打江西,切断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在占领江西后,岳乐率领大军进攻湖南。此后吴三桂去世,清军的胜利指日可待,康熙便将岳乐调回了京城,并亲自迎接,进行嘉奖,可以说康熙初年的战事都是岳乐一手支撑。

  不过现在岳乐可没有后来的亲王头衔,他只是个多罗郡王,在战争中也没有崭露头角,只能算是一个后辈。

  岳乐早在五月份就带领军队来到了大名府,他接到济尔哈朗的命令是尽一切所能消灭明军补给船队,这样才能让明军知难而退。

  岳乐接到济尔哈朗的命令后心中很是不服,他跟随多铎、豪格征战四方,对上明军向来都是围而歼之,哪里像现在这样缩头缩尾不敢动手的,只敢偷袭一下补给船队。

  岳乐虽然看不上济尔哈朗的命令,但是岳乐知道济尔哈朗征战一生,战争经验无比丰富,他这么小心翼翼一定有他的理由。所以岳乐在得知南明皇帝离开宿迁后,马上派出了大批侦骑,探知明军的动向。

  在这里就要说一下朱宏三的骑兵队伍了,朱宏三在这支骑兵上花了大批的钱,但是骑兵是一个技术兵种,并不是钱就能买来的,虽然明军骑兵有西班牙教官的教导和李成栋流寇的老底子。

  西班牙教官训练士兵是一把好手,但是西方战争并没有谋略这一说,从古罗马到拿破仑,都是两边对砍,什么时候将你杀光了老子就赢了,要不汉尼拔一个简单口袋阵的坎尼会战也不能被西方兵书奉为经典几千年,所以西班牙教官不会也不懂东方谋略这一套。至于李成栋的老流寇底子,当官的都被朱宏三清洗掉了,不是回家当了寓公,就是一杯毒酒送你上西天。骑兵那一套如何行军、如何派出斥候、大军行军时侦骑要前行多少里,这些根本没人教给李元胤。

  所以李元胤带着五万骑兵一头冲进山东,他以为自己行军昼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