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蓝玉宝刀未老啊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蓝玉宝刀未老啊

  送走方孝孺,陈景恪和朱雄英返回皇宫。

  一路上朱雄英很少说话,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

  回到住处,他才问道:“景恪,那个人权和剥削,到底有什么深意啊?”

  陈景恪并没有直接给他答案,而是说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多看,多想,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答案的。”

  朱雄英很不满这个回答,但他也知道陈景恪既然这么说了,是肯定不会再回答了。

  只能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你之前说,因为宋室暗弱,对外争战不利。”

  “学者们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愤,只能选择麻痹自己,所以才有了理学和心学。”

  “为何方才又将宋朝的虚弱,归结于儒家的怯懦呢?”

  “打压兵家,不是宋太宗定下的国策吗?”

  陈景恪没想到他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沉思片刻才说道:

  “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宋儒和宋室算是互相成全了。”

  “宋室暗弱,怕武将造反选择打压武将。”

  “而儒家,作为统治学派,选择了与宋室苟合。”

  朱雄英更是疑惑:“学派不就是应该为帝王服务的吗?他们这么做有什么错?”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错,大错特错。”

  “学派的建立,不是为了服务帝王,而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建立一套新的社会秩序。”

  “服务帝王,只是顺带为之罢了。”

  朱雄英明显很不认同,这个答案。

  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君主至高无上,怎么到这里就显得这么不重要了?

  陈景恪重重叹了口气,说道:

  “我知道你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但你必须要承认人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之人。”

  “君王就一定能认识到世界的问题在哪?他们的对世界的认知就一定是对的吗?”

  “他的想法,就真的适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吗?”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陈景恪继续说道:“君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懂。”

  “明君是什么样子的?”

  “能做到,将专业的事情交给合适的人去做,就是明君。”

  “汉高祖不用比韩信更懂用兵,他只要知道韩信会用兵就足够了。”

  “汉武帝也不需要懂打仗,他只需要知道卫青霍去病会打仗,就能扭转汉匈局势。”

  “同样的道理,君主不一定非要了解社会的矛盾在哪,也没必要一定知道解决的办法。”

  “他只要能判断出谁的分析是对的,谁的思想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正如他和朱元璋。

  很多矛盾朱元璋也没有发现,是陈景恪帮他做分析,告诉他矛盾点在哪里。

  然后再告诉他,该如何解决。

  朱元璋需要做的是,判断陈景恪所说是真还是假。

  “历朝历代的有为之君,莫不是如此做的。”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