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7章 阳谋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章阳谋

  大明使节团上千号人,自然不能全都去高丽京畿开京。

  只有朝廷任命的使节,带领百余人团队前去开京,大部分都停留在了碧澜渡。

  此地乃高丽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

  商业港口的特点,人口密集鱼龙混杂,各种消息传播的也非常快。

  但这恰恰如了大明使节团的意。

  他们来的目的是啥?

  宣扬儒家思想,宣示大明宗主国地位。

  自然是人越多,消息传递越快的地方,就越方便。

  而且,以高丽的政体,并非所有的读书人和官僚,都能随意进京。

  反而是碧澜渡这种开放性的港口,更加的方便。

  大明使节团的正使,带着一群精英去开京搞宣传。

  剩下的人就在碧澜渡搞宣传。

  高丽国内的读书人和官僚,听闻大明一次性来了千余人,其中数百人都是儒生。

  有多兴奋可想而知,纷纷跑过来交流学问。

  短短十余日的功夫,这里就聚集了两三千人,并且还有更多人正源源不断的往这边赶。

  双方的交流自然是一团和气融融,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方孝孺也留在了碧澜渡,不过他对交流学问没兴趣,更多时间用来观察高丽民间情况。

  不过可惜,由于害怕北元截杀使节团成员,不允许私下走动,他也看不到太多东西。

  只能回头和高丽读书人交流起学问。

  他发现高丽读书人,对程朱理学确实有独到理解,但不多。

  干脆就一门心思的宣扬起《华夏简史》,碰到一个人就大谈华夏文明,谈主脉支脉理论。

  结果竟然让他拥有了一大帮拥趸。

  很多倾慕中原的高丽人,自发的团结在他周围,和他一起宣扬华夏文明理论。

  当然,总是有人喜欢标新立异。

  不少人觉得这个年轻人太高调,需要教训一下。

  于是就过来和他讨论学问。

  然后……

  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叫方孝孺的年轻人,是个大儒。

  而且言辞犀利,文章更是一绝。

  这时,不知道谁将他在国内的一些行为和文章,给捅了出来。

  虽然引起了些许争议,但特殊的文风、特立独行的行为,加上从不歧视高丽读书人……

  反而让他更加受到高丽人的追捧。

  尤其是高丽年轻一代的读书人,更是视其为楷模。

  更是有不少人,以方门学生自居。

  这让方孝孺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在大明自己声名狼藉,跑到高丽反而被追捧。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也确实深受感动,想要传授一些真本领。

  但他更清楚,朝廷派遣这么庞大的使节团,定然有着更深的谋划。

  否则陈景恪也不会特意叮嘱他,不要乱来。

  孰轻孰重他还是能分的清的。

  所以也只是想想,并没有真的这么做。

  不过心里也做出决定,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再来一趟,将自己真正的学问传下去。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