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给朱标上课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都心知肚明,皇位更替就在眼前。

  朱标也在加紧制定登基后的施政计划。

  前几年以休养生息为主,可如何实现休养生息是需要计划好的。

  而且休养生息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很多以前被耽搁下来的工程,也要陆续重启才行。

  这其实也是受陈景恪的影响。

  古代朝廷很少做发展计划,甚至可以说就不会做计划。

  基本都是根据君主的意思来做事。

  陈景恪不一样,他喜欢做计划。

  任何事情都会先问,计划做好没有。

  受到他的影响,大明朝廷也开始习惯了做计划。

  现在朱标要做执政计划,肯定不会放着陈景恪这样的计划达人不用。

  陈景恪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一出手就提出了长短两个计划。

  “长期计划,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计划。”

  “比如殿下提出的垦荒令,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短期计划,就是设置一个短期的目标去做。”

  “也可以将长期计划分拆,每年完成多少任务等等。”

  “长期计划我就不多说了,殿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重点要说的是短期计划。”

  朱标深以为然,只是几句话,就让他对施政策略有了许多想法。

  陈景恪继续说道:“短期计划,我以为也不能太短,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要以五年为单位呢?国家计划太短了也不好。”

  “官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很多时候一个计划还没有完成,主导这个计划的官员就调走了。”

  “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会抛弃前任的政策……这其中的原因我不说诸位也懂。”

  大家自然懂,就是政绩问题。

  前任提出的计划,完成之后功劳也是他的,继任者自然没有兴趣替人做嫁衣。

  “这就造成一个恶果,政策缺乏延续性……”

  “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因为周期长,没有官员愿意做。”

  “就算强行做了,等该官员调走也会被继任者废除,好事变成了坏事。”

  “这也就导致,地方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如果将计划的周期设置成五年,官员即便调走了,继任者也要继续执行这项计划。”

  “如此就能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不至于因人而废。”

  “还有一个原因,很多工程都是以三到五年为周期来建设的。”

  “比如修筑驰道、大型水利设施等,还有大型铁矿场,也需要三五年才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就算是扩张领土,也需要一到两年才能打下来,再用三年来维稳。”

  “五年差不多才能站稳脚跟,然后恰好可以制定下一阶段的计划。”

  “当然了,这个五年也只是综合计算下,得到的一个大致时间。”

  “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一定要在五年内完成,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才行。”

  朱标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