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3 章 番外:兴明_保护我方奸臣剧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寿十七年五月,天寿帝的谥号在一次常朝日上被定了下来,崔冶为天寿帝挑了十一个字作为他的谥号,然后亲自选定里面的寿字,既做谥号,也做庙号。

  文武百官带着一脸诡异的表情听皇帝在上面幽幽感叹,他们崔家人都命苦,先帝一生戎马,最看重的,就是打破他们崔家人短寿的诅咒,如今他成功了,他确实是崔家皇帝当中,活的最长的一个。

  为人子,当达成老父心愿,以寿为谥,想必先帝九泉之下,也能含笑而安了。

  文武百官:“…………”

  你是真的把我们都当傻子吗……

  别说我们了,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都不一定能被糊弄过去啊!

  的确,在这个社会当中,念过书和没念过书等于隔着一道天堑,可寿这个字,哪怕三岁小童都能张嘴来一句寿比南山,谁不懂寿是什么意思?

  谁会看不出来,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百官们揣着袖,低着头,心里都在想同一句话。

  来了来了,他把他身上的羊皮扯下来了,他要露出他大尾巴狼的真面目了!

  ……

  从汉惠帝开始,所有皇帝的谥号当中都要加一个孝字,无一例外,这是当时举孝廉的影响,也是中华文明对家天下、家族宗族深度重视的证明。普通人可以被不孝这顶大帽子压垮脊梁,而统治者,同样会受到影响,但还不至于到寸步难行的地步。

  要不然,中国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弑父弑兄的枭雄存在了。

  反对者占朝廷当中的十分之一,而且大多数都是老臣,和文臣,尤其是几个学士院,几乎人人都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反对之情。

  但也就是这样了。

  如果崔冶从西周传下来的谥法当中挑一个字做谥号,那这些人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毕竟谥法里面说的明明白白,每个字都是什么意思,但崔冶他是自创的啊,就算大臣们说这个不好听,他也可以一口咬定,不,他没那个意思,你们这群老家伙,不要曲解朕的孝心。

  百官:“…………”

  气煞我也。

  孟昔昭:“……”

  他居然还担心过崔冶会被这群大臣逼得下不来台,他真是想太多了。

  历代的皇帝,都在不断的加强中央集权,想尽办法的和臣子智斗,必定要把所有好处都揽在自己身上,一言以蔽之,就是吃相特难看。

  而臣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遇上弱势的君主,就狮子大张口,挟天子以令诸侯,遇上强势的君主,那就改换政策,打太极,以柔克刚,倚老卖老。

  不止天寿帝一个人被群臣辖制过,很多皇帝都有这种经历,因为他们需要臣子,需要这个国家继续稳定的运行、这样才能保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他们总是会妥协。

  但很不幸,这一点对崔冶是完全不管用的。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