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六章 张若兰的成长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的进展。

  比预想中还要顺利。

  张如京的名头太响了。

  蓉城领导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留下他。

  要知道。

  在中海筹建的中芯国际工厂,已经风风火火的开始了。

  这是一次机遇。

  让蓉城,成为华国西南高科技城市的机遇。

  至于叶风在郊区的地。

  不就是一万亩吗?

  全给!!

  “张博士!”

  和罗宁远谈完条件,叶风叫住张如京。

  叶风道:“谢谢您的大力支持,我很高兴能与您合作!”

  张如京道:“哪里,叶总能看到我国芯片行业的短板,大力发展芯片设计,我张某也佩服得紧啊,只是……这里面投入不少,叶总可得深思啊!”

  张如京打着哈哈。心里却在嘀咕,这可是纯烧钱,不见得能赚钱的,将来叶风怎么坚持下去。

  叶风笑了。

  他觉得,华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只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条件,总能出成果。

  实在是运气不好,到时候把地皮卖掉也能回本。

  最多是耽误一些时间罢了。

  叶风道:“张博士,我觉得,我们的设计实验室,应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芯片设计为主。您觉得呢?”

  张如京道:“不错,我也有这个想法,这次我从湾湾带来的人才中,也几位是从湾湾联发科出来的工程师,有很强的ic设计经验。”

  “那太好了。”

  叶风道:“我还得向您推荐一个人才。”

  张如京道:“叶总推荐的人才,我肯定会注意。”

  叶风叫来张鸿志教授,指着张教授对张如京道:“我推荐的人才,就是这位张教授的得意弟子——宋远亭。宋师兄如今在美国波特兰的英特尔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学习。拥有极强的天赋和工作经验。”

  张如京眉毛一挑,动容道:“英特尔的技术研究中心?”

  叶风道:“对,宋师兄提前六个月结束了实习期,如今已是研究中心的中坚骨干,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尤其在提高晶圆加工良品率领域,已经是世界一等的技术员了。”

  张如京又惊又喜,真是这样的人才。

  就是他所需要的。

  他以前的世大半导体,晶圆方面的加工,良品率一直不能提高。

  现在中海建厂,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真正搞过芯片线都会体会到,芯片制造最重要的要素就是:

  协作!协作!协作!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而晶圆生产,也是华国做芯片生产最难!最难!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没有之一!

  生产一片晶圆,需要近百号人,上百道工序,一个月不分昼夜,一“纳”不苟的高强度劳作。

  稍有闪失就前功尽弃、损失惨重!

  生产线如果没有调好,每周看着一辆奔驰车往海里扔。

  所以打造好一条能够持续、批量、稳定出货的芯片线,需要一群志同道合、齐心协力、配合默契的团队,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