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九章 说得轻巧,你说怎么办吧?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明荣脸上笑开了花。顾不得身边的科技局局长吴勒恩了。

  吴勒恩也不生气。默默地跟在叶风等人身后陪着笑脸。

  “我还以为是百亿资产的超级商业家族来人了。这个叶董不是家族,但比家族还要恐怖。以他的实力,还需要背后有什么家族吗?”

  “一人就当一个家族。”

  吴勒恩想着这些,屁巅屁巅地跟在他们身后,准备找准时机露露脸。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

  此时的中海微电子已经有一支100多人的多学科、高技术的人才队伍和较完善的产品开发手段和设备,以及支撑微电子装备研发的光学、机械、电气控制、微环境等多学科软硬件测控技术平台。

  虽然明荣没有拿出一个研究成果,但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

  这个研发平台建立起来,这只技术团队成立起来,就是最好的成果了。

  有了平台,才能进行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光刻机“的设计、制造集成、测试和工艺试验。

  明荣听到徐文扬的介绍后,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十分卖力地介绍着自己的微电子公司:

  “我们依托中海高校的优势人力资源,积极吸引国外先进智力,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在努力培养一支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视野开阔的国际化人才团队,以及相适应的高技术研发工程能力……”

  “明总……”徐文扬打断了他的话,“这些套话不要讲了。叶董这次来,是务实的,不要整些虚头巴脑的,你先说说现在的中海微电子制造光刻机有什么困难?你们多少时间能研制出来?”

  “诶,这困难可就多了……”

  明荣脸上僵住了,把刚才给吴勒恩说过的镜头加工难度说了一遍后,又苦笑道:“除此之外,光刻机还需要体积小、功率高、特稳定的光源,我们得从无到有研发一套统极复杂光学系。”

  “有了顶级的镜头和光源,没极致的机械精度,也是白搭。光刻机里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工件台,一个载底片,一个载胶片。两者需始终同步,误差在纳米级。两个工作台由静到动,加速度跟导弹发射差不多。”

  “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坏了。”

  明荣又道:“而且,温湿度和空气压力变化会影响对焦。机器内部温度的变化要控制在千分之五度,得有合适的冷却方法,精准的测温传感器。”

  “我们设计的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每一个都要稳定。像欧洲冠军杯决赛,任何一个人发挥失常就要输球。”

  听到中海微电子的总经理明荣这么说,不提光刻机外行徐文扬,就连一知半解的吴勒恩也大吃一惊。

  “明总,原来还有这么多困难,我还以为只有你刚才说的镜头呢?这可怎么样?部里可是催了好多次,要在三年内出成果的。”

  吴勒恩惊道:“这么说来,不说三年,我看再来三个三年,也出来一台光刻机啊。”

  “呃,就是这么无情,这么残酷。”明荣叹道。

  这时。

  叶风却露出淡淡的微笑道:“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如果我们继续这样被困难吓倒,一直被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卡着脖子,一旦和他们翻脸,我的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产品就全完蛋了。到时候人家电灯电话,我们过原始生活?那才是真正的无情,真正的残酷。”

  “叶董,你说得轻巧。不是我们不想发展光刻机,我们中海微电子就是为了它才成立的,但是这么多困难,你说怎么办吧?”明荣很不服气道。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