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一十三章 郭台名的欣慰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

  回望台下激情演讲的叶风。

  徐望台下群愤激情的观众。

  嘉宾席上,郭台名面露微笑,恍如一梦。

  他比叶风要大三十岁,人生经历比起叶风丰富数倍。长期为国外科技企业康柏、戴尔以及英特尔代工的他,乐于见到祖国科技产业后继有人。

  看到年轻人成长起来,长者总会有更多包容。

  70年代,叶风还没出生,长得一表人材,但家世贫穷的郭台名在湾湾前三强的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每天他都穿衬衫打领带,过着白领精英的生活。

  1974年,不甘平庸的小郭口袋里揣着母亲和朋友凑的30万台币,创建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在富翁老丈人的支持下,鸿海熬过了创业最为艰难的几年。随着湾湾经济在开始起飞,制造业也迎来了春天。

  湾湾的代工业电子业一直都是踏着前人的血迹过去的,在肆意竞争的年代企业有一种“疲于奔命甘之如饴”的拼搏感。

  为了立足国外市场方便谈生意,郭台名取了“富士康”三个字作为工厂名号,也曾在新泽西路旁的小旅馆待了五天苦等谈单时机,还吃过康柏的闭门羹。都说没有挑战的生意不是好生意,后来康柏、戴尔以及英特尔等都成为了富士康的客户。

  在郭老板带着鸿海耕耘向前的日子里,1988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年份。同年,郭台名带着他的厂子踏进了大陆市场,这个厂子后来和百来个厂子一起合成鸿海的招牌外衣,厂子的名字就叫富士康。郭台名踏上大陆土地后,至此开始了人生最为辉煌的数十年,甚至达到人生的巅峰。

  当华风手机找上门来做代工的时候。

  郭台名开始还不屑一顾。

  因为这时,富士康最大的合作伙伴是苹果公司。双方合作了五、六年,正值甜蜜的热恋期。

  对双方来说,是一种彼此成就的关系,并且在商业合作中,郭台名与乔布斯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1995年郭台名结识乔布斯时,乔布斯破例给了他一张签名名片。后来,郭台名把它锁进了保险柜,打算当传家宝送给儿子。

  郭台名则常常把富士康这些员工饥饿、渴望工作的状态,表现在苹果高层面前,使得他们找到一种“救世主”的感觉。在同等价格下,苹果自然会优先把订单交给鸿海来做,这恰是郭台名作为商人的最高明之处。

  果然,苹果公司年产上亿台的ipod订单,大部分流入了富士康。

  有订单,有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富士康得以迅猛发展。

  它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单台制造成本。

  郭台名曾经不无得意地说,“乔布斯为什么要把ipod全部交给我?因为只有我能做。”

  就在乔布斯秘密研发苹果手机的时候,富士康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