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一章 系统免费开源_穿越七零我成了富一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李清说华风手机生产线交给了富士康。

  任总就笑了,“巧了,华为就在龙华工业园富士康边上挨着。干脆叫这些电子厂老总来龙华,召开一个电子供应商大会,大家共同商量一下。”

  “这感情好!!我给富士康郭总说一下,这事儿准能成。”

  曾李清大喜。

  本来按他的意思,就是要以郭总富士康的名义,召集这些电子厂供应商聚会一次。

  共同订制华风手机生产标准。

  没想到,任总热情惊人。

  自告奋勇帮他一个大忙。

  相信以任总和郭总双重名义召集这些电子厂老总,哪个敢不给面子呢?

  深市的电子厂特别多。

  但这些电子厂,谁不知道华为任总和富士康郭总?

  在深市,从梅林关驱车到梅观高速,远远就能看见一个路牌,上面写着“富士康—华为”。

  这座象征开放的先锋城市,孕育了两个路径迥异的工业巨擘:

  富士康在西边,是制造的骄傲;华为在东边,是技术的野心。

  两家公司都是电子行业,但产品不同。

  虽然挨在一起,两者却没有什么交集。

  任总和郭总的交情不但没有,交恶还有一点。

  当年任总下定决心走自主研发。从1992年起开始在名牌大学设立奖学金,大手笔招揽理工科人才。后来,华为在高校林立的北京组建了研究所,任总有次去视察,觉得人太少,时任所长辩解说人多了没事儿干,任总生气地说,“我叫你招你就招,没事做,招来洗沙子也可以。”

  1998年,华为一口气从全国招了800名毕业生,第二年,又是2000名毕业生南下深圳,据说华为在高校招聘会上放出豪言,“工科硕士全要,本科前十名也全要!”华为招聘人员甚至混进10高校的男生宿舍,看到在打游戏的男生,就凑过去问:同学,找到工作了吗?

  2000年,硕士在华为的月薪已经能达到8800元,还有几万十几万的年终分红。比深圳一般公司高很多。一边是应届生在华为拿着高收入,一边是任总借高利贷发工资,据说最困难的时候,华为还制定过一个内部政策:谁能给公司借来1000万,谁就可以一年不用上班,工资照发。

  后来,富士康郭总就忍不住抱怨,“任总的华为公司就在隔壁。我们很多同事都辞职去华为,都能拿到两倍的薪水。”

  结果,员工听到老板抱怨之后,辞职的更多了。

  两家公司借华国改革开放之机在华国大陆腾飞。

  富士康郭总被媒体扣上了“民营制造业老大”和“湾湾科技首富”的帽子。从连接器、模具,到机壳、主机板,依靠在大陆的广泛布局,富士康已经吞下了整个电脑制造的链条,取得pc芯片霸主英特尔的生产许可,与英特尔深深绑定在了一起。

  在郭总的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