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叶大人说朱元璋懂个屁还没法生_大明第一贪官,开局气炸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叶大人说朱元璋懂个屁还没法生气,黑夜寒风中明亮温暖的归途!

  寅时,又名平旦,是太阳停留在地平线上的意思。

  寅时过半,也称黎明,是日与夜的交替之际。

  但在这有山地有平川盆地又有草原的边塞之地,依旧是夜幕仍在之时。

  好在边塞之地的夜空,有着格外明亮的圆月,以及璀璨的满天繁星。

  也正是因为这样夜空,才让走在归营路上的雁门关常备守军将士,不至于看不清道路。

  可这时候的边塞之地,却有着足以淹没半身的浓雾。

  不说伸手不见五指,但也能见度不足十步!

  一身戎装的将士们,或独自步行,或牵着披着马甲的战马,行走在这犹如仙境的归营道路上。

  终于,先后离家的他们,在三条通往各自营地的县城大道上汇合了。

  县城之内,

  通往雁门关中门以及东西二门的三条大道两边,早已站满了身着红衣,手提红灯笼的女人们。

  与此同时,两边的民房以及商铺,也都不约而同的点亮了自家的灯,真就是有多少灯就点多少灯。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那通过窗户照出去的灯光,可以完全照亮将士们的归营之路。

  没有人事先通知,也没有人事先安排。

  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雁门‘军嫂’们,有的就家住大道边上,她们在送完自己的丈夫之后,也就顺便举个灯笼,为其他的将士照明了。

  很快,通往三门的三条大道边上,就有了许多身穿红衣,提着红灯笼的女人。

  而大道两边点亮自家灯火的民房和商铺也是如此,一家点亮,紧接着就是十家点亮,直至全部点亮。

  在这依旧夜深人静之时,将士们走在这灯火通明的归营大道上,只觉得这不仅照亮了他们前进的路,还温暖了他们的心。

  寒冷的边塞之夜,寒冷的呼啸夜风,寒冷如冰的身上甲胄,在这些家乡父老送来的光明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

  没有感谢,没有左右拱手行礼,没有只言片语的交流,只有目视前方,只有默默前行!

  只有一颗为了保护身后的万家灯火,为了保护身后的父老乡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血战致死的决心!

  只有‘敌人想入关,除非全阵亡’的满腔热血!

  也就在此刻,

  突然就响起了深沉粗犷又激昂的琴音,还是起源于蒙元的马头琴声。

  不知道是城内哪家传来的琴音,但却可以听得出来,绝对不只是一人拉一琴。

  大道某处的窗户之内,

  一位安家关内,并取得大明籍贯的蒙元老人,正目送着这些归营将士,拉着手里的马头琴。

  琴音之所以激昂,是因为他已经是大明子民,他的儿子也是正在归营的大明骑兵,是雁门关常备守军的一员。

  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激励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的这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