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二章 得失_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得很好,尤其是跟老贾褚青俩个货。关系甚笃。对方年龄又小,看他一副懈怠的德行,不自觉的就想教训几句。

  “……”

  褚青却眨眨眼。异常无力,自己已经沦落到,连东洋友人都看不过去的地步了么?

  他可没那闲功夫跟市川讨论人生观的分歧,赶紧岔开话题,道:“多谢您的劝诫,我一定牢记在心。其实我过来,是有事情向您请教。”

  “哦?请讲。”

  “我前不久制作完成了一部电影,可由于某些原因,它不能在国内上映。”

  “能说说内容么?”

  “就是讲,讲几个女同性恋,爱来爱去,最后死了的故事。”

  这货舌头都打转了,实在装不了日本风,换了贼溜的大白话,道:“我就想把它送到国外参展,万一得个奖啥的,也能卖个好价钱。但这里面的东西,什么规则啊,发行啊,我又不太懂……”

  没等他说完,市川已知晓意思,笑着摆摆手,清洗了下小茶壶,重新沏好。隔着方桌,正襟端坐,摆出副传道授业的架势。

  ……

  从九十年代初,往后推二十年,大陆的电影人一直都有个误区。就是,只要自己的电影在国外拿奖,那肯定不愁海外发行了,各大片商准保哭啊喊啊的求着买版权。

  褚青当然也这么想的,结果市川的第一句话,就让他心凉了半截:“不要盲目热衷电影节!”

  “曾经有中国的制片人来找我,说他们的电影去过三个海外影展,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发行,我拒绝了。”

  市川满脸的不可理喻,道:“一部电影,已经去过三个国际电影节了。我们很难想象,如何做它的下一步推广。而且,我们公司只是二级的发行方,还要找欧洲本土的合伙人,选择权本就不大,那为什么不选些新鲜的电影呢?”

  他用了特有意思的形容词,新鲜。

  市川是个非常好的老师,没有讲具体的操作手法,那样会干扰到对方的判断,他只重点说了目前的形势和状况:

  首先,参加电影节,不过是种宣传手段,就为了一鸣惊人,扩大影响力。如果起不到这个作用,那干脆不要去。

  尤其那些乡下的小影展,除了能给你的护照刷刷盖章数量,对影片宣传没有任何效果。

  其次,是片商,也分三六九等。

  最俗咖的,只会围着大导大片溜须拍马,抢着分汤;而真正有眼光的,并非是看奖买片,他们注重的还属电影本身,分析它的市场潜力,然后低调吃肉。

  比如《小武》,首映的第二天,便有家法国公司来谈。那会只是反响好,还没有得奖,可人家就觉得不错,相中了。

  再比如《站台》,资金主要来自法国,日本,还有意大利的少部分。这几个地区有比较强大的艺术电影市场。根本不愁发行。

  具体像日本,市川所属的t-m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