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八章 调边军 集近卫 朕要带着他们下江南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问他自己。”

  “行!那朕就去问问他,拟旨,东南有变,孝陵不稳,南都不宁,朕决议亲征东南平叛,着首辅方从哲与司礼监秉笔太监刘若愚为京师留守,与诸臣工留守京师,涉兵政、粮政、灾害等大事驰快马奏报,小事先决再报!着次辅韩爌、大学士熊廷弼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随扈!”

  朱由校说着就对熊廷弼说道:“熊爱卿,立即敕旨五军都督府,马上开军机廷议,抽调九边边军至京师,与朕的近卫镇一起南下平叛,朕要会剿东南!”

  朱由校的近卫镇现在已经有两个步兵主力营,外加一个训练有素的骑兵主力营,加上直属近卫镇军法司的镇抚兵,合计已达万人,实力已远超两年多以前初创时的光景。

  可以说,朱由校现在已经算是帝国握有精悍家丁最多的军镇,也就是最大的军镇。

  因为其他总兵参将之类的高级武官受朝廷限制的缘故,其麾下家丁也最多不过三千人。

  所以,朱由校的腰杆子已经更加的硬。

  本来,他早就因为近卫镇扩充到万人规模,而有南下彻底整顿一下自己的财赋重地的想法,如今萧近高等造反算是给了他一个借口。

  朕要下江南的机会总算是有了。

  这一次,朱由校就不想再让江南控制在江南士绅手里。

  他花心血设讲武堂、培养羽林卫子弟,还让卢九德等在皇庄建社学、建识字班,还让毕自严花那么多银子造一座天津新城,就为了让流民编户,让其感念皇恩,还对其进行教化,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现在,他能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改变宗族式的统治根基。

  而他首先要改变的自然就是江南,因为江南最富,他需要让江南大部分财富用在帝国的进步上,而不是变成江南士绅自己享乐和堕落的资本。

  调边军南下,则是朱由校为了拉拢北方军事地主。

  因为朱由校南下最担心的不是压不住江南士绅,凭他的近卫镇一万人马对付只有脂粉气没有阳刚气的江南已经绰绰有余。

  朱由校最担心的是他南下后,北方边军会不老实。

  毕竟他这个皇帝要是没在北方镇着,这些边军会不会认真杀敌都值得怀疑。

  而朱由校自然就要调一部分边军南下,用近卫军制衡,用钱财拉拢。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打算再调南方善战之兵留驻京师等其他要地,制衡剩下的北方边军。

  所以,朱由校继续吩咐道:“着王在晋任蓟辽、宣大、延绥三边统制,秦良玉任蓟辽、延绥、宣大总理,率六千白杆兵进驻蓟州,两人协守三边。”

  “臣遵旨!”

  熊廷弼回了一句,他自然明白皇帝朱由校的深意,而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需要抽调哪些边军跟着皇帝一起南下。

  “宣府董家、大同麻家、宁夏马家、榆林尤家、杜家,这些将门各出一部分,互相制衡!这样的话,也算是公平、公正、不厚谁薄谁,不偏不倚,如此,陛下到南边去后才能使着顺手。”

  熊廷弼很快就有了主意。

  ……

  三个月后,要同朱由校一同南下平叛的各部兵马基本已调动完毕。

  而朱由校也敲定了亲征的时间。

  朝堂上的重臣都默契地没有阻拦,毕竟现在谁都知道这个时候谏阻皇帝南下,只会掉脑袋。

  另外,他们巴不得皇帝陛下南下后去江南士绅手里再捞点钱,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皇帝陛下虽然行事狠辣,但对忠于他的臣子是真的大方,不是寡恩之人,所以,他们希望皇帝陛下在看到江南真正的富裕后能再搞几个官营产业。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