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恩典不止这些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负责洒扫京师各街道,适合那些不想出远门又不想闲着的人,都听懂了吧。”

  京营校场上,兵部宣教司的观政进士们正对各自负责的一批需要被裁汰的京营老军户们宣讲着朝廷对他们的安排。

  宣教司是朱由校下旨着各部新设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宣讲政令,解释政令,同时也负责引导民众,与崇文寺比较类似。

  毕竟大明现在文盲率还很高,很多百姓并没有了解朝廷政令的意识,更别提参与朝廷政治事务了。

  这次京营军户们去都察院闹事,告兵部文官的状,都还是由勋贵们在暗中鼓动的,而不是他们自己主动去参与的。

  所以,这就需要朱由校的大明朝廷安排专门的人去宣讲政令,以加强对这些百姓们的统治。

  此刻,这些京营老军户们在听了兵部的观政进士宣讲的政令后,都不禁咧开了嘴,又的已忍不住议论起来。

  “竟有这样的好事!”

  “原来闹一闹是不会有事的啊!我还以为我们会跟勋贵们老爷一样,被秋后算账呢。”

  “这,能让我们顺利退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杀了那些赃官也够让我们解气了,没想到,朝廷还要给我们发钱,还给我们活做?”

  “没想到朝廷还会管我们的死活。”

  “我一家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从没听说过,退了后还能拿银子的,能不用给老爷们白当差都算好时候了,呜呜!”

  老军户们说着,就不禁有些人开始哭了起来。

  对于处于大明最底层的他们,虽然他们祖上要么是在大明太祖时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硬生生用长矛赶走蒙古铁骑的军户;要么是在成祖时代跟随成祖朱棣屡次出塞征服鞑虏诸部的军户,但他们如今实际上是帝国生活的最惨的一批人,连他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因为除了属于世袭军官的军户,普通军户们早已没有了自己的田地,甚至还被军官奴役,被文官勒索,所以,他们要么逃走成为流民,要么就只能继续贫困下去,而如今,没逃走的军户已经贫困到娶媳妇都没人愿意嫁给这些军户的地步,以至于只能军户娶军户。

  而现在,朝廷突然开始注意到他们,善待他们一点,他们自然也就感到受宠若惊,感动至极。

  “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小的给你们磕头!”

  年过花甲的张镇现在就含着泪的拿着自己心心念念的退役文书,欲向兵部的文官下跪磕头。

  兵部的文官忙扶住了他:“使不得!这是皇上的恩典!你要谢就谢陛下,您们可是皇上的亲军,我们要是受你们的跪,按照现在的规矩,是要掉脑袋的。”

  皇上的恩典?

  张镇知道他是皇帝的军户,但他没想到,他第一次感受到皇上的好,会是在这个时候,这让他有些意外。

  而当张镇离开了兵部衙门,就往环卫司走了来。

  他没打算回家养老,因为他想多挣点钱,给自己儿子娶房媳妇,好不让他老张家断后。

  他和别的军户不同,他内心里对他张家祖上是皇上亲兵,还随皇帝亲征大军去漠北砍过鞑子的事感到很自豪,因而,他自觉自己老张家这样的勇武之后、天子亲军之后是不能断根的。

  不过,张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医部的环卫工差事是不是真的,毕竟月银一元银币对他而言,的确算是不错的差事。

  但他一想到他之前也怀疑去兵部办理退役文书不一定真如宣教司的观政老爷们说的那样真,可却真在兵部顺利领到退役文书的事后,他还是决定来试试。

  而张镇来到了环卫司,报了名后,果真就领到了环卫服和扫把,以及一次性发放的安居补贴五元银币和提前发动的第一个月月钱。

  这让张镇更加的喜出望外。

  “这也是皇上的恩典?”

  张镇情不自禁地说道,然后望了望紫禁城方向,凝望那巍峨宫城,接着就虔诚地跪了下来:“皇上,府军前卫军户张镇给您磕头。”

  “皇上的恩典不止这些。”

  这时候,东厂珰头孙云鹤走了来,摸了摸下颌胡须,对匍匐在地上的张镇说道。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