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章 秦良玉挂帅出征缅甸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逃入缅甸后,因为缅甸畏惧满清,是把永历皇帝送回去的。

  在朱由校看来,既然如此,不如现在趁国力强盛,借此全民都喜欢扩张的时机,把缅甸吞并了。

  到时候即便再有大明皇帝需要逃入缅甸境内的时候,也就不用再担心被引渡回去,只相当于是又一次战略转移,依旧是在国内转移,而有更多的战略纵深。

  当然,对于朱由校而言,这也是解决西南番兵的法子。

  这些什么苗兵、狼兵、白杆兵之类的西南土司番兵,能征善战,事实上,军纪不怎么好。

  所以,朱由校现在有了各类帝军后,就不再用他们来作战。

  但是这些兵勇留在西南,不让他们作战挣钱,无疑也是一种浪费,另外,也影响朝廷改土归流的进程。

  而如果让这些善于山地丛林作战的西南各类番兵去攻打缅甸,自然就可以通过缅甸兵来消耗这些西南番兵,同时又通过西南番兵实现大明吞并东南亚的目的。

  事实上,攻打缅甸这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的国家,也就云南、广西这些地方的番兵比较合适,北方的兵派过去,很容易生病。

  枢密院很快就廷议出关于征讨缅甸的具体方略,并廷推让老将秦良玉挂帅。

  因为秦良玉在西南的威望很高。

  西南各方土司都很畏惧秦良玉,这样就便于统一指挥。

  秦良玉熟稔西南作战,且她似乎早已预料到好大喜功的天启皇帝会征缅,在曾经奉旨巡视西南边防时,特地调查过永昌、陇川这些靠近缅甸的边境地方。

  所以,秦良玉为此在被朱由校任命为定西大将军兼云贵总督时,特地上奏言征缅有五难,即:办马难、办粮难、行军难、转运难、适应难。

  因而,秦良玉建议朝廷先调集大量马匹到西南,调马自然不是为了骑马作战,而驮载粮食,山区行军,有马匹驮载粮食,就能节省不少体力,缺粮时还能杀马充饥。

  “朝廷现已据有漠北、漠南和青海等养马之地,再加上这些年也培育了不少良马,可以调足够的马过去!”

  毕自严因秦良玉的这条建议对朱由校说道。

  但秦良玉还建议一改朝廷昔日大规模进军的战术,而是而是采用大范围穿插的法子,不与缅甸土兵在外围山地周旋,而是直插阿瓦,以免使战争拖得太久,拖得越久越不利于大明这边。

  因为根据秦良玉皇调查得知,缅甸的瘴气是从农历四月开始,以七八九三月最盛,所以出兵时间只能是九月以后,结束也最好是在三月就结束。

  朱由校对于秦良玉的建议全部予以同意,并让驻于郑和港的大明水师从海上袭扰缅甸,是缅甸误以为大明是水陆并攻。

  九月二十四日这天。

  秦良玉带着六千精挑细选的一万白杆兵、狼兵和苗兵各五千人,以及其他各族土兵合计六千人,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