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二章 逆反_姬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挫败感,事情的发展太快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有可能引起其他地方的反应,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因果关系?

  要是能参透此道,自己岂不是能控制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摇摇头,果断结束自己臆想。

  世间就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才显得格外的精彩,要是什么事情都是可以预知的,可控的,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因为有着奇迹的出现,这个世界不会那么单调,乏味!

  这两件事情让他认识到,现在的大唐已经和自己熟知历史上的大唐已经截然不同。按照发展,高句丽在数十年后在被大唐征服,西域更是在七八十年后才有了像样的统治。

  但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像西域等地派遣官员去治理了。随同的还有人数众多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不是光会死读书的传统士子,而是经过书院精英教育后的人才。

  他们熟知大唐典章制度,格物,算学,甚至接触百家学说。随便一个放出去都是一县之才,要是经过一些年的历练,谁也不敢确定他们的上限在哪里!

  这些人一旦去了西域,不说别的,他们必然第一时间会建书院,当一个地方又了读书人之后,这些人就会成为火种,在这个地方燃烧,生根,发芽,然后茁壮成长。

  不出十年,最多二十年,当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这个地方将会彻彻底底地成为大唐的领地。

  还好现在不是明清时,读书人还没读傻,现在读书人,武能上马杀敌,文能安邦定国,这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能从书院毕业的学生,那个不是人中龙凤?

  不成才的,混日子的,或者想捞个毕业证明的。

  那不好意思,别管你身后多大背景,想进来可以,书院来者不拒。但想要毕业?呵呵!先考试过了再说。

  一次考不过可以二次,三次,甚至最多可以考五次。

  但要是五次都不能通过,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被辞退的结局,这点就是皇帝也改变不了。应为这事从书院建立之初就有的规矩,是书院乃至朝堂滚滚诸公都认可的规矩。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就是书院的规矩。

  走后门进来混资历,可以。

  到时候给你个肄业证就行,然后爱上哪显摆就上哪显摆去,没人管你。

  但想要正儿八经地毕业,那就难了,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你想到别想。

  书院建立至今,被辞退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有人为此自寻短见的。对于这样的学生书院更是深恶痛绝,绝不会因为什么同情之类的给他毕业。

  这既是对别人的不公平,也是对书院最大的伤害。

  太白书院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书院,他是大唐学术集大成的存在,也是朝堂滚滚诸公的退路所在,岂能容许一些宵小作祟?

  这或许很残忍,但相比今后的残酷,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