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贯口,惊四方_相声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柔地撞在话筒上的,一点杂音都没有。

  而且何向东的嗓子又非常有味道,也唱了这么多年戏,吐字圆润,铿锵有味,听他说贯口真的可以说是无上的精神享受。

  评委席也有不少评委看的点头不已,这段贯口真好,这人说的也好,真是了不得了。

  张宝库眸光大亮,这年轻人真的改得这么出色,居然比原版的还要出色,了不得了,好深厚的评书功夫啊。

  张老爷子不愧是一代相声名家,一眼就瞧出来何向东的评书功夫厉害了。

  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但是历史也不长,就一百多年,但是它非常善于向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吸取他们的营养来充实自己。

  贯口就是向评书学的,评书里面也是有贯口的,和相声贯口并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像八扇屏卖五器这些贯口里面涉及了好多的历史故事,这就有很典型的评书风格了。

  像何向东刚才自己编的这一段就是凭借着他深厚的评书功夫弄出来的,所以为什么相声演员最好都要去拜一个评书师父,因为这是真有必要的。

  侯三爷等人更是惊喜莫名,何向东给他们的惊喜可太大了。

  严亮更加抑郁了。

  吴建强再一次回头看看观众的反应,脸上堆满了惊讶之色,观众这反应也太……

  何向东继续往下:“闯王进京。李国祯棋盘街坠马,铜棍打死吴兵部,刘宗敏霸占陈圆圆。消息传来,山海关气坏了吴三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我是焉能不报。下沈阳,请清兵,十四郎多尔衮率兵入关,李自成战死湖北九宫山,江山易鼎,改国号大清。”

  “好……”观众再次鼓掌。

  薛果也是感叹:“嗬,这渊源太深了。

  何向东稍微缓了一下:“顺治登基以后,清理国库之后发现了这宗宝贝。”

  张宝库老爷子点头不已,高潮后又是一缓,有张有弛,这尺寸拿捏得太到位了,这小伙子了不得了。

  一缓就够了,可不能让观众的热情都凉了,何向东贯口继续:“当时顺治皇爷大吃一惊,提起笔来在午门外写了四句诗‘悔恨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我本西方一纳子,因何落入帝王家。’笔摔在地上,飘然而去,五台山上出家,大清朝无人再敢提起此事。一直到清朝咸丰七年,此宝落入礼王爷的手中……”

  听到这里,评审团好多大腕儿纷纷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彻底换掉,而是进行了增添,前面加了一长段儿,后面的贯口的还是原来的。

  但也足够厉害了,后面的那一段贯口可是历经百多年时间无数名家锤炼过的精品,而前面那一段却是新加进来的,但是完全不输后面的啊。

  这到底是何人所写,应该不是这个年轻人写的吧,能有这份功力的人可太少见了,这么一个小年轻总不可能有这份实力吧。

  现场也只有侯三爷石先生还有楚城三人知道这贯口就是何向东写的,因为何向东要说的相声从来都是他自己弄得,从不会直接用别人的东西。

  这孩子的才情无双。

  何向东最后来了一个漂亮的收尾:“大礼寺正卿、刑部尚书、督察院总宪。九堂会审,打了二年半的官司,要没有礼王府的人情托到了,早就死在里头了。就为这铜器呦!”

  一番贯口说完,全场观众扯着嗓子喊好,叫好声震天。

  薛果本来是想直接捧的,但是也被现场观众的叫好声给打断了,他颇为诧异地看着观众,这反响也太强了吧。

  现在的相声都是电视上的新相声,都是讲究语言讨巧,表演形式丰富,观众哪里听过这样一番气势磅礴的贯口啊。

  人家能不鼓掌叫好嘛。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