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7章 乾陵_风水大术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周围的一切。

  武则天之墓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千年帝王墓。

  也是华夏历史上,被发现了,但是却从来没有被挖掘过的古墓。

  “述圣纪碑。”

  秦风看着眼前的这巨大石碑,口中呢喃了一声。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书丹,是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

  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

  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

  秦风看着这述圣纪碑,方形,高七米多,每边宽米。

  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刻有四个护法力士。

  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

  下为碑座,亦用榫卯相接。

  碑座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

  全碑由顶、身、座七部分构成,碑首象征太阳,碑座象征月亮,中间五节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

  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部分所组成。

  所以,述圣纪碑又有“七节碑”之称。

  七节取“七曜”之意,故立七节碑也就是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样普照天下,光照千秋。

  述圣纪碑全文镌刻在碑的正阳面,碑身五节除第一块和四块无字外,其余三块的正面及东西两侧均刻有字。

  碑文为骈体,5600余字,皆楷书。

  由于千年风雨侵蚀,加之人为破坏,现仅存文字1600余字。

  据资料记载碑文刻好后,每个字的凹槽处都填有金屑,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故又称“金子碑”。

  初建有碑亭,碑亭建筑基址呈方形,现碑亭早已不存。

  而其对面,就是无字碑。

  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无字碑,

  乾陵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米,宽米,厚米,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

  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

  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线刻而成腾空飞舞的巨龙,栩栩如生。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

  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

  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之冠。

  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

  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

  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或许这正符合了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此刻,秦风就站在这两个石碑之中。

  感受着两块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