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法网恢恢】_我要做港岛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破烂”贱卖了,当时的一块正品乾隆玉墨才卖5块钱,而再等十年,价格将会在十几万到二三十万之间。

  同时,国外商人也注意到了这一块利润,收购价低的惊人,一个官窑碗才10块钱,齐白石的一张画250元,甚至更有黑心的海外华侨,拿着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去农村兑换古董,这些“零价值”的文物以集装箱为单位被运往了国外。

  早在几年前,吴光耀就让方哥儿走正规渠道在内地大肆采购古董文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抵达吴光耀手中,导致吴光耀特意拿出十几套别墅来放置。

  吴光耀有多少件古董,已经没有个具体数目了,预计十几万件还是有的;

  和前世的故宫文物数量相比,有故宫的十分之一,应该还不止了。

  看来,是时候投资一个私人博物馆了,把一些重复的古董拿出去展示了。

  吴光耀见方哥儿做财迷状,说道:“你要喜欢自己就多留点!再说了,你缺钱吗?”

  方哥儿恢复了当年的表情和动作,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

  “不缺,跟着少爷这些年,什么也没有干,身家也有十几亿港币了!”

  方哥儿一直认为自己的能力不高,唯独对吴光耀有用的就是忠心;

  但吴光耀恰恰喜欢他这一点,这些年陆陆续续的给他安排了很多公司的股份;

  比方说方哥儿现在持有长江实业2%的股份,就算市值已经下跌到200亿港币,价值也有4亿港币;

  就连在海外,方哥儿也有大几亿港币的物业资产。

  谁叫他不仅是自己的好兄弟,还是自己的亲家呢!

  吴光耀笑着说道:“我旗下公司的股份,没有卖掉吧?”

  方哥儿说道:“一股都没有卖!我相信少爷,少爷说这些股份价值大几十亿港币,那一定可以达到,再说我也不差钱。”

  吴光耀点点头,说道:“差钱也别卖,在我这里拿!”

  接着吴光耀谈起了正事,对方哥儿说道:“你找人帮我办件事!”

  方哥儿连忙点点头,少爷神色隆重,一定是件重要的事,自己可不能搞砸。

  吴光耀向方哥儿娓娓道来,原来,吴光耀打算让佳宁集团提前完蛋,以免因为自己的托市,而继续苟延残喘。

  将陈松青的发家史一一讲给了方哥儿听,把方哥儿听的一愣一愣的;

  完了,方哥儿半天才反应过来,说道:“这简直堪比说书!说这陈青松怕是香港第一骗,一点也不夸张!”

  吴光耀笑着说道:“也许吧!但有的骗子不仅能骗到钱,还可以骗到法律。”

  这话一点不假,据吴光耀所知香港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还有一位大忽悠即将上线;

  这位大忽悠先是在澳洲把几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忽悠没了,然后毫发无损的回到港岛继续行骗,又让他得逞了;

  而澳洲的证监局官员直接来到香港任职(英联邦成员的公务员经常调岗),继续搜寻这位大骗子的证据;

  结果这位大骗子又把投资转向了内地,这次倒不是行骗,而是多了一个红色背景,以此来震慑他人;

  最后自然是毫发无损,可比陈松青的手段高的多,这个人就叫李明治。

  总结起来,香港有几位股市人才,也有几位股市庸才;

  股市人才最厉害的应该是李明治,其次是罗旭瑞和大刘,最后才是陈松青(历史上,陈松青除了破产,并没有判刑。)

  那么最差劲的应该是黄玉郎了,不仅把公司搞没了,还把人搞进去了。

  将明白了事情愿意,吴光耀交代道:“你找人举报钟正文,意图逃跑,理由是益达集团除了欠债20亿港币,还担保贷款了16亿港币,资不抵债;其后,你再找媒体披露陈青松的骗局.......”

  不错,吴光耀就是要置这两个人于死地;

  原因很简单,吴光耀打算最近开始稳定香港的经济,毕竟已经爆跌了2个月了。

  当然,托市之前,还得清理一批人,以免被这些人沾光。

  托市并不是一举改变香港现在的经济形势,托市只是一个稳定作用;

  毕竟香港已经恐慌起来,几百亿港币都经不起这种消耗,除非是几百亿美元;

  但吴光耀显然不会这么傻,吴氏家族的资金永远是个迷,不能暴露出来。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