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途中思索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日,使团来到了扬州东南部,和雍州交汇处。

  这里的扬州,可不是后世那个扬州,而是北扬州,也就是后世的淮阳地区。

  一路之上,高顺并不是一直欣赏景色,同时他也看到了这个时代百姓的生活状况。

  由于连年征战,很多村庄十室九空,土地荒芜,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官道两旁,竟然可以看见讨饭的流民,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孩子,又或者是一些老弱病残。

  他们都是家里死了男人,又受不了贪官污吏的盘剥,留在家里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就都跑了出来。

  而高顺从一开始的不忍,又到震撼,而后有变得愤怒,继而又有些麻木。

  生活在红旗下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到那是一种什么场景,这还是太平的时候,若是赶上天灾或者发动战争,百姓们都活不起了。

  高顺和马嗣明并排骑马走在路上,马嗣明见他一脸悲戚,也不由得感慨道:“公子看到的这些百姓,他们还算是好的。

  最惨的是西边的一些州郡,我朝和周国常年征战,那里基本化成了焦土,除了军队没有人烟。”

  “百姓们太惨了,这都是野心家的错,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天可怜见,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高顺心里实在太震撼了,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看到那些可怜的人,他想帮助他们,但现在他却无能为力。

  “哎,其实咱们齐国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人口还是兵力,都要多余周国和陈国。

  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朝中奸臣当道,蛊惑天家,祸国殃民。

  现在好了,奸臣都铲除了,朝中有殿下和郡公坐镇,所有宵小都无所遁形,朝廷也恢复了清明!”

  马嗣明这话,有拍马屁的嫌疑,当着儿子的面夸老子,一般人会与有荣焉,很是受用。

  但高顺只是笑笑,其他人不知道他的底细,高顺却很清楚,朝廷如今的局面,可以说是他一手推动的。

  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他一直在思考,之前一直没什么思路,现在他看到了百姓的状况,已经有了些想法。

  管子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的思想,可以说很理想化,因为统治者害怕百姓过的太好,这样容易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所以才有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甚至孔子也说出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论述。

  由此可见,百姓们真是太难了,明明有办法可以过的好,但统治者不会让他们过好。

  有道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以历数封建王朝,那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帝王的粉饰,哪怕是巅峰时期的大唐,其实也有阴暗的角落。

  可是百姓吃苦受难,不管也是不行的,他们的要求其实不高,只要有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