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在兴趣,唯有乐学,方可入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诗词者,小道尔,吾缘之扬名,却不屑为之,只因诗不兴邦,词不富国,曲不利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

  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

  魏晋更替,南北对立,北朝分割,又是三国鼎立。

  时齐主式微,奸臣当道,朝政腐败,国势衰落,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有和士开之流。

  而今之陈国,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君主宽厚大度,富于才略,朝中难免有奸邪小人作祟。

  至今之周国,宇文邕智聪慧,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

  摆脱旧俗,整顿吏治,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国势强盛,有一统中原之野心。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有宇文纯、司马消难、达奚震之流,宇文盛、侯莫陈琼、宇文招、杨坚、薛迥、李穆之辈。

  周国之心,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高顺引经据典,一边说着,一遍拍陈国的马屁,一边夸大周国的危害,同时委婉地指出陈国的隐患。

  人们一开始就被他吸引,渐渐的被带了节奏,当他说陈顼如何英明时,人们会露出笑容。

  当他说起朝中可能有奸臣时,有的人脸上露出赞同的神情,虽然高顺没有说是谁,但有人已经对号入座。

  当高顺说起周国的危害时,一时间列举了很多人和事,人们的表情也从不屑变得凝重,丝毫没察觉高顺已经不是在讲学。

  高顺一口气说了两个时辰,说的是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哑了,坐在蒲团上也不觉得冷。

  看到他的演讲效果很好,高顺这才结束了讲学:“今日到此为止,下次讲学另行通知。”

  高顺说罢起身离开了同泰寺,有人起身送他,有人还沉浸在高顺说的内容中。

  一次讲学,让高顺在建康城彻底扬名,那首好了歌很快流传开来,让人们觉得神仙原来也有这些烦恼。

  陈叔宝在东宫得知消息后,十分后悔没去,从高顺讲的内容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博学之士。

  这样的人讲学,不去听听实在太可惜了,陈叔宝于是命人去打听,下次讲学他一定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