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一二七五 争功冒进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军全面后撤,秦军每到一处,无论乡村还是城池皆不见河西军踪影,再无明显战果。

  五日夜,魏无羡召集众将军议。

  军议上,作为参谋的魏顾北提出:

  “这几日我们全面进击,却连晋军的影子都没看到,据当地的百姓说晋军在我们抵达之前就收拢人手,做好撤退准备了,如今看来他们是知道我们兵马众多,明白不敌,故而只能选择回撤。

  “黄河分割东西,我们过不去,晋军大队人马也过不来,他们在这里的兵力有限,小打小闹还成,大规模决战力有不逮。

  “再者,他们之所以扰乱河西,不过是为了策应正面战场,现在我们大军回防,蒲津关、函谷关的晋军压力大减,这里的晋军目标已经完成,留下来战斗只会白白送死,没道理不见好就收。”

  这番论断符合近日见闻,也符合实际情况,众将纷纷赞同。

  有人紧跟着提出,之前的拉网式包围推进太慢,如果晋军打定主意要跑,这样进击只怕是追不上,建议继续发挥精锐部队突进的战法,直奔黄河西岸而去。

  魏无羡不置可否,但耐不住众将意见一致,因为没有坚实的反对理由,遂同意了这个建议。

  但在哪些部队率先突击的问题上,魏无羡与众将产生了分歧,明面上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根子上还是魏氏子弟出战亦或世家子弟出战的问题。

  现在众人一致认为晋军要撤,大战是没得打了,但克复地方的功劳仍在,谁率先向前谁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城池,白捡的军功没人不想要。

  先前魏氏将领已经夺取了不少克复城池的军功,现在轮也轮到世家们了。

  魏无羡无法违逆众意,只能调世家子弟为长官的部队为突击部队,他再三叮嘱不可轻敌,要稳扎稳打配合大部队向前,以防万一。

  这番叮嘱或许符合战场形势,但在世家子弟们看来就是魏无羡不想他们立功太快太多。突击部队不突击,反而跟大部队一起行动,那能有几个功劳?

  九月初七、初八,秦军加速推进,突击部队没有遇到大规模晋军,于是各部为了争功开始肆意冒进。

  九月初八,秦军包围圈不复严整,突击部队甚至不再以旅为单位向前。

  眼瞅着黄河西岸就在眼前不远处,战争即将进入尾声,当日,一路克复了一些城池土地的突击部队将领,为防魏无羡把他们换下去,将收复郃阳、韩城等要地的大功留给魏氏子弟,遂连夜进军。

  世家们要跟魏氏争权,世家内部同样互相竞争,现在谁都不想拉在后面,谁都想快别人一步。

  是日夜,两路秦军的六股团营级突击部队,有四股在野外遇袭。

  河西军的伏击出其不意且声势浩大,战斗兀一开始便摆出了全歼秦军的架势,退了一路憋了一路的战士们在先锋队的带领下,无不争先恐后奋勇杀敌。

  突遭敌人伏击,秦军在意外的同时无不大感惶恐。

  四股遇袭的秦军陷入苦战,没有遭遇河西军的两股秦军则是被吓得心惊胆战,根本不敢在黑夜中冒然支援友军,生怕自己前面也有埋伏圈的他们果断回撤。

  战斗在天亮前落下帷幕。

  此一役,四股遇袭秦军基本全军覆没,逃回去的将士寥寥无几,其中两股为营级兵力,另两股为团级兵力,加起来损失了三千多人。

  相比之于十五万大军,三千人的战损不算什么,但这一战却给了争功冒进的秦军当头一棒,让他们再也不敢擅自向前。

  秦军猪突猛进之势遂止。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