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一章 登岛(中)_盛唐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亡命之徒正要做势扑过来,却见老杨旋身横刀在身前,厉声喝道:“某乃司宫台寺人杨思勖,奉圣人旨意。前来缉拿贼人。今朝廷大军已经登陆,很快就会兵临谷外。尔等若聪明的,就听从我的差遣,到时候我自会在圣前为你们乞命。”

  司宫台寺人?

  这些亡命之徒并不清楚这五个字的含义。

  不过,他们却知道,眼前的人是朝廷的人。而且朝廷的大军,已经到了岛上。

  所谓亡命之徒,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就天不怕地不怕。

  如果真是这样,又何必亡命天涯?

  对付普通人,这些亡命之徒或许很在行。可要他们面对朝廷大军,还是没有那个胆子。

  十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

  他们也是聪明之人,知道如今是大势已去。

  再继续逞强下去,倒霉的只可能是他们自己……所以,几乎是在电光火石间,十几个亡命之徒就做出了选择,躬身道:“我等皆是唐人,更不愿与朝廷为敌,愿听从杨寺人差遣。”

  杨思勖闻听,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点点头,而后厉声道:“立刻把谷中流民组织起来,防止贼人复返。

  你们几个带上人,随我进山洞……今有征事郎被困在地宫之中,我们必须要将之救出。”

  征事郎是做什么的?

  一帮子亡命之徒并不是很清楚。

  但他们可以感觉出来,杨思勖对那位‘征事郎’非常重视。

  如果救出那位‘征事郎’,岂不是更加安全?想到这里,这一干亡命之徒齐声领命。

  太湖上,数十艘舰船停在距离三山岛约数里外的湖面上。

  数百艘艨艟载着唐军士兵已经在岸边靠拢,而数以千计的军士从艨艟上跳下来,徒步冲上岸边。

  岸边的渔村,已经被官军看守住。

  村里的渔民吓得面无人色,一个个只能束手就擒。

  与此同时,一艘小船迅速来到一艘舰船前,从那小船上走来一人,沿着舷梯而上。

  “贤弟,你终于回来了。”

  裴光庭看到来人,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迎上前来。

  来人正是裴旻,他奉命来到岸边接应官军,而后表明了身份,就直奔舰船而来。

  这艘舰船的甲板上,站着几十个人。

  为首的,正是一个老者和一个中年男子,高戬和李隆基则站在两人身边。

  那老者是苏州刺史崔玄暐,而中年人则是湖州刺史高伯元。说起这高伯元,也是官宦子弟,更是关陇贵族之后。他父亲就是前赵州刺史高睿,也就是杨瑞的义父。

  自前日晚上,当狄光远连夜赶赴吴县,告知崔玄暐已经发现宝藏下落之后,整个苏州就没有消停过。

  崔玄暐几乎是没有任何耽搁,就派人找来了李隆基和高戬等人。

  原来,李隆基在苏州,从一部地方志里找到了一个线索。当年五斗米教天师孙恩,曾建造了一座地宫。而左游仙,也是五斗米教弟子,所以李隆基很敏锐的感觉到,孙恩所建的那座地宫,很可能就是左游仙的宝藏藏身之所。于是,他立刻把高戬等人找来,就是为了确认那座孙恩建造的地宫,究竟是藏在什么地方。

  可还没等他们有任何进展的时候,杨守文已经发现了地宫所在。

  这让高戬感到非常羞愧,所以听说杨守文已经孤身前往三山岛的时候,也不禁慌了。

  当晚,崔玄暐就派人前往湖州,找湖州刺史高伯元帮忙。

  而高戬则命薛崇简和裴光庭连夜动身,来到位于苏州望亭的一处水军大营,调来了大批舰船。

  高伯元本就和杨守文关系密切,亦或者说,高家和杨家关系密切。

  所以在得到了消息后,他也从湖州调动兵马,与崔玄暐合作,连夜封锁了太湖。

  随后,两州合兵一处,调动兵马三千,舰船数十艘,艨艟百余艘,直扑三山岛。(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