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6章恐怖的记录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客机这一领域正呈现越来越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全球市场的需求量正逐年以大幅上升,而且还有一点,在这个市场中,没有波音,没有空客!

  此时全球支线客机排名靠前的制造商大致上是这么几家:加拿大庞巴迪,代表产品CRJ系列;巴茜航空工业,代表产品ERJ系列;荷栏福克兰联合航空技术公司,代表产品FMK系列;这些客机覆盖从35-100座级别的客运市场,承担局部地区短距离、小城市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业务,在亚洲、拉美地区、非洲甚至包括欧洲地区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这个需求有多大?

  上一年度,1990年,在小霍克得到的资料中,仅以上三家公司就交付了超过70架客机,而1991年,预计将交付的客机数将超过80架!

  对于BAE来说,争夺这块市场并没有任何外部阻力——空客暂时没有这个级别的飞机,因此也不会为BAE进入这一市场设置障碍,而竞争对手们的实力相对波音和空客要弱小很多,因而也更容易对付,恐怕唯一的障碍就是,BAE手头并没有特别合适的,且能立即拿得出手参与这个市场竞争的机型。

  “BAC”系列当然是一个选择,但这是一款设计于60年代的老飞机,从材料到机载设备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时代,已经到了生命的末期,重新设计一款新的,符合时下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更省油、更环保的飞机才是加入战局的正确方式。

  可这就有些尴尬了,重新设计一款新飞机,既需要足够的时间,也需要足够的投入。

  而这两样,一个代表了市场机会窗口的后移和丢失,另一样则代表了成本的上升。

  于是他想到了谭振华。

  因为他知道“BACII”项目里的那架飞机正好符合支线客机市场的要求,更知道埃里克﹒谭绝不会因为BAE退出了项目而放弃计划!

  而今天看到的一切,证实了他的观点,眼前这架首飞成功的“ARJ21-70”就是证明!

  他甚至有把握埃里克不会拒绝BAE的重新加入,只是,按照他对这位华夏年轻人的了解,他一定会开出一些让他有些难受,但最后又不得不接受的条件。

  他猜对了。

  谭振华提出的条件是这样的:

  第一,鉴于“ARJ21-70”的现状,再按照当初的分工100%地执行已经不现实了,不过部分华夏国产的航电仪表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还是与BAE产品有差距,这一部分可以交给BAE来供应,当然,双方之间的合作内容及协议需要根据评估后的实际情况做一次较大范围的修订。

  第二,“ARJ21-70”之后的诸多改进型号,BAE可以更深入地参与,但合同条款中需加大对单方撤出项目的惩罚,并且这一条款的执行不得与国家关系等政治因素挂钩。

  第三,BAE可以获得“ARJ21-70”的生产及销售授权,合作模式类似空客,华夏商飞方面有偿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第四,BAE需继续履行为“ARJ-70”获得欧洲及米国适航证的义务。

  这些条件都还在小霍克的预料之中,他觉得接受起来都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过就像他想的那样,谭振华最后还提到了一个不算条件的条件,而他觉得,那才是谭振华最想达到的目的。

  那么,要答应吗?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