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野谈运10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差距就更远。看看我们当年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为了执行同期引进的质量管理和产品验收体系有多么痛苦就知道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不突破,“运十”也不过就是一个镜中花,看上去很美而已。闪舞www..com

  最后,再说下发动机。

  说实话,我个人对某型号发动机能否实际应用表示怀疑,涡扇发动机可不是个简单的东西,我听说去年上天试飞的时候,“运十”用的其实是为波音707配套的普惠jt3d发动机,是跟民航借的。

  当然试飞的时候用成熟可靠的发动机是降低风险的好办法,可是我们既然已经买了斯贝军用版,为什么不能顺手把它的民用版也买来?那样一边仿制一边改进不是更现实吗?要知道我们国家民航现在天上飞的最多的“三叉戟”用的就是这个发动机,可见它的成熟。”

  听完了谭振华的长篇大论,郭蓉玮默然良久。

  虽说他本人并没有参与“运十”这个项目,可是,他有不少曾经的同学、校友甚至学生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过,谭振华说的这些,的确是实情。历经10年磕磕拌拌终于上天的“运十”,确实是问题重重,整个华夏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支撑“运十”这样的项目实在是勉为其难,别说“运十”这个大家伙,就算“运7”那样的小个子,还是比民航客机要求低很多的运输机,现在都是困难重重。

  不过,单从技术上角度考虑,谭振华说的也还有点问题。

  他开口道“我们确实有了军用斯贝,也可以按许可证仿制生产,可一是斯贝的民用版我们并没有买,二是就算买了,那个推力也太小,带不动“运十”这样的大飞机。”

  谭振华笑着解释道“郭老师说的对,“运十”是个100吨以上的大家伙,就算按照现在四发的方案,至少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也要8000公斤以上。

  但是我没说要继续“运十”啊,我刚才说了,我的意见是机停人不停。要我说,这个“运十”太超前,先放一放也好,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工业能力下,搞一个小一点的客机。

  要按我说,这飞机的参数可以这样设置

  载客控制在百人以内,机长大约30米,经济巡航速度约800公里小时,空重大约20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左右,商用载荷89吨也就是载客8090人的情况下,飞行距离能有3000公里。

  这样的飞机,有两台“斯贝”推力在5000公斤左右的民用型号基本就能搞定,适应我们华夏现阶段的国内民航需求应该是够了。

  而且,这个飞机的大小,非常适合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需求,毕竟有那么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家,大多数穷国对国内执飞的客机航程和载客的要求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