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4章纠葛的历史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眼目睹了倭寇飞机在华夏狂轰乱炸的累累罪行,从小就立志航空报国,在新华夏立国当年便考取了魔都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学成之后,被分配至哈市飞机制造厂,期间参与了好几个型号客机的研制工作,其中的“松花江1号”实现了首飞。

  1959年初,他随着华夏各项技术人员赴苏俄学习的热潮也到苏俄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训,并在所有同学都听信了讲课老师关于所有教材资料都将送往华夏,所以你们不必进行记录的承诺下,依然认真执着地记下了满满一本笔记。

  这是一本后来在整个华夏航空工业史上都堪称传奇的笔记,正因为有了它,让59年6月后因苏俄撕毁协议、撤走所有专家、销毁所有图纸后,一度陷入困顿的“图16”轰炸机在华夏的仿制历程迎来了转机。

  这款后来在华夏被命名为“h6”的战略轰炸机在被苏俄无情抛弃后,反而在华夏落地生根,被一代又一代华夏的航空人不断进行了改进并将其潜力发掘到了极致,以至于谭振华前世的网友们调侃地称“h6”后面标志各种改型的字母表都不够用了……

  到谭振华重生之前,老当益壮的“h6”修改了气动外形,换装了新型发动机,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及数据链系统,能够携带多种型号的大个头“空舰”、“空地”导弹,作战半径超过了3000公里,从此成为了当时华夏唯一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并可以直接攻击强敌布置在第二岛链上军事基地的战略轰炸机!

  它以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兵身份骄傲地翱翔在共和国的蓝天与海疆之上,而且,看样子至少还能再战20年……

  哦,对了,说起来,谭振华前世可也参与了“h6k”机载电子设备的研制呢,而且还是凭着这个项目混上了“高级研究员”的职称。

  而那本《马峰山笔记》,也成为了共和国航空史上值得被永远铭记的一份珍贵资料,被不断地演绎、传说……

  因为马峰山在大飞机领域的特殊能力和贡献,所以1970年“运十”项目上马的时候,他就当仁不让地担任了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技术负责人。

  所以,他能参加去米国“麦道”的这个考察团,并不意外。

  不过,这也让谭振华更加好奇“那,马总师当时说什么了吗?他对引进“d82”的项目又是什么意见?”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军工霸主》,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