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2章 新来的团副_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润了许多,当下拉着张儒浩给他介绍起来。

  唐永明、迟大奎、俞献诚、纪雁雪。。。。。每介绍一个,张儒浩却都待对方行完军礼之后马上回敬军礼并如数家珍的说起每一个人在长城之战最辉煌的战绩。

  就连一直绷着脸的纪雁雪,在张儒浩肃然回敬军礼并说起纪雁雪星夜带回两千多名重伤员回北平,四处找尽关系让两千多名重伤员最终都能入院救治的巨大功绩时,纪中校的脸色都柔和了许多。

  要知道,当时从前线运送回来的伤员可不止独立团,数以万计的伤员都需要得到救护,北平城的医院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容纳能力,如果不是纪雁雪和纪家大把的银钱撒出去并动用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那近3000名重伤员,恐怕能活下来的还不到现在的一半吧!

  这一点儿,独立团全体官兵可都是记在心里,没说出来而已。如果说在独立团全团官兵的眼里,团座刘浪的威望固然是无人能及,但仅居于他之下的,不是迟大奎也不是俞献诚,只能是救助伤员无数的纪雁雪纪中校了。

  张儒浩的每一句溢美,可都不是无的放矢,绝对句句点中他所评价之人的心坎。

  是人,都需要被赞美,更何况是被人说起平生得意之事儿?

  既守规矩又极擅于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如沐春风,这是独立团自刘浪以下的军官们对这位空降团副的第一印象,而且,印象还不错。

  同样的,张儒浩对独立团军官们的印象,也不错。

  正如他数年后和刘浪谈起这个下午的第一次见面所说的那样。

  “本来,来到四川已经吃过一记下马威,无任何长官陪同上任。本以为还要吃到一次更大的下马威,甚至是闭门羹,但没想到团座你竟然亲率所有校级军官到门口迎接,那和儒浩对你资料研究所产生的印象所差甚远,儒浩从此更加相信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哈哈,见了不如不见。”刘浪打了个哈哈,把已经倚为臂膀的团副这番溢美给岔了过去。

  其实,那时的刘浪心中也是暗呼侥幸,如果不是有来自未来的灵魂,以他的脾性,不说给这位吃闭门羹吧!晾他个十天半月还是正常的。

  不过,那或许很有可能就错过一个人才了。人,很奇怪,如果第一面不喜欢一个人,那或许这辈子都难以喜欢。

  而在军队,和其他任何团体都不相同,刘浪需要的,是能将背后放心交给他的战友和可生死相依的弟兄,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工作伙伴。

  显然,双方第一次见面互相良好的印象,对两人的进一步的交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儒浩自然是个人才,光从其辉煌的履历中就可看出一二。

  身为宛城大户人家的少爷,认为光靠读书不能救中国,在南开大学就读的二十岁的张儒浩毅然违背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