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东林党(求推荐票和收藏)_大明修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过,那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书中顾先生的品质都是高洁的,这个无可置疑。今天我们先不说他老人家品德,来了解顾宪成一生。

  顾宪成是无锡人,时人称为泾阳先生或东林先生。他在1580年(万历八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

  当时中央朝廷的主要官署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作为监察机构的都察院。

  六部的正副长官为尚书、侍郎,部下各司由郎中主持,属官有员外郎、主事等。都察院的正副长官为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

  顾宪成直言敢谏,他和一些正直的官员经常对朝廷的错误决策有所非议。顾宪成因争立皇太子事引起神宗反感。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习称阁臣),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竟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顾宪成回到了家乡,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恰好在无锡有一所宋朝学者杨时曾经讲过学的东林书院,他就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

  顾宪成在士大夫中声望很高,得到许多地方人士以至常州知府、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在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修复了这所书院。

  同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

  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当时一些被滴黜的士大夫,或世不能容而退居山野者,知道这个消息后,全都来响应归附。

  他们讽议时政,裁量人物。朝内官员也遥相应和。东林书院渐渐自成一党,后来遂称东林党,顾宪成也被尊称为“东林先生”。

  顾宪成曾言:“字辇毂,志不在君文;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所以虽然是在书院讲学,却还经常讽议时政。

  其后,孙丕扬、邹元标、赵(Nan)星等正直君子,被朝廷所黜,亦赴东林相继讲学。

  他们自负气节,与朝廷相抗,这便是东林党议的开始。

  东林学派的兴起,标榜气节,崇尚实学,对于扭转士风起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在讲学中经常触及社会现实问题,议论如何改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

  高攀龙曾经指出:“此时民不聊生,大乱即将来临。”

  顾宪成也感到,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已如同“抱柴于烈火之上”;

  他因而认为,在朝廷做官的不考虑朝政,在地方做官的不留心民生,隐退乡里的不关心世道,都是不足取的。

  他们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这些资料看来,东林党成立的初衷是好的。当然也是儒家思想下面这段话影响着他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说白了他们也是为了造福百姓,中兴大明!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