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又见白衣少年_九零棚户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雪薇吃完早饭,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发现家里只有姜奶奶和姜向北,其他人呢?

  “奶奶,大家都去哪了?”

  “大家都去上班了,你爷爷技术不错,单位返聘他,算是发挥余热,也为你小叔攒点老婆本,你小叔给人家送东西,等会就回来。”

  几个小的,姜向东19岁,在书店当临时工,姜向南18岁,姜向西17岁,都在纺织厂当临时工,是王秋燕娘家的关系。

  但临时工钱少事多,没有正式工的各种福利,名声也不大好听,有些人是看不上的。

  没办法,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就这么多,只能等机会。

  至于姜向北和姜向中还在上学,现在放暑假,姜向中是皮猴子,一大早就跟小伙伴出去玩了。

  正说话之间,姜爱华回来了,满头的大汗,姜奶奶心疼的送上毛巾,“急什么?这么热的的天,慢慢走。”

  “小叔,喝水。”姜雪薇也跑了过来。

  “真乖。”

  姜爱华洗了一把脸,带着姜雪薇走了,姜雪薇先去公共电话亭打了一个电话,是打给她妈,村里只有一部电话,装在村长家。

  村长很热心的帮她去叫人,十分钟后,她再一次拨通电话,这一回是她妈李秀梅接的。

  她报了平安,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并表示要将户口迁走,李秀梅在电话里哭个不停,也不知是难过还是感伤。

  最后,姜爱华跟村长沟通了一下,约定了时间回去迁户口。

  姜爱华读到初中,性格老实憨厚,但思维清晰,办事一板一眼的。

  挂断电话,姜爱华想安慰侄女几句,却发现她神色平静,很淡然。

  好吧,那就带她去玩。

  南京路繁华似锦,游人如织,高楼大厦到处可见,商店橱窗明净,摆放着各种货品,第一食物商店人头攒动,挤都挤不进去。

  姜雪薇看着几家百年老店,眼熟的招牌,让她感慨万千。

  不论何时,这些店始终是南京路永远不变的风景。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

  她随着人流慢慢往前走,走着走着,看到了熟悉的和平饭店,忍不住驻足多看两眼。

  站在她身边的姜爱华替她科普了一下,“这是和平饭店,建于1929年,楼高77米,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多次接待各国首脑,是沪市的地标建筑,很美吧?”

  “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让人沉醉。”姜雪薇眼神充满了怀念,“小叔,下次我请你进去吃饭。”

  姜爱华:……这丫头没睡醒吧?说什么胡话呢?这是他们市井小民能进的地方吗?

  忽然,从和平饭店走出一群穿着正装的人,保镖们护在四周,隔开一方天地。

  姜雪薇眼神一凝,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不是火车上的小哥哥吗?

  少年西装笔挺,头发梳的一丝不乱,面容俊逸,长身玉立,鹤立鸡群,在一波中老年人中极为显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