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东兵西救_小兵活下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书房。

  这日,长兴帝头痛欲裂。

  长禄习得的按摩术几乎已经没有了用处,只得匆匆叫来御医。

  好半晌过去,长兴帝才稍有恢复。

  他又拿起龙案上高高的奏折看了起来。

  “陛下,折子晚点看不要紧,保重龙体要紧……”面无血色的长禄连忙过来阻止。

  “没事!朕已无碍。”长兴帝匆匆饮了口参茶,继续打开刚送过来的折子。

  帝国内忧外患,眼下又是春耕时节,云垂上下各种事情急需批改。长兴帝不想作那昏庸无道的君王,根本停不下来。

  瞄了一眼封面,他忍不住皱了皱眉。

  这是封来自西边涞谷郡的八百里加急,由领兵平乱的陈修坚所写。

  打开一看。

  “儿臣自正月西行,出二十里……

  见一老妪持一死儿,且烹且哭。

  因问曰:‘既欲食之,何必哭之?’

  妪曰:‘此吾儿,弃之且为人食,故宁自充腹耳!’”

  长兴帝骇然色变,捧着奏折的双手更是颤抖不休。

  因为发生民乱,他能料到西部几郡百姓的日子估计不会太好过,却完全没想竟然惨到如此地步。

  百姓们居然已经烹子而食。

  虽已下朝,但帝王一怒,六部官员们又匆匆进了宫。

  看了陈修坚的折子后,个个神色复杂。

  不少人更是偷偷往第三根金柱底下望去。

  那里坐着云垂的史官,正拿着青笔大书特书。

  俗说话无鲜血不新闻。

  史官天天记载宫廷琐事也是无聊,难得遇上这样一封血淋淋的折子,肯定会心潮澎湃地记录下来。

  长兴帝揉着额头问:“平定西部三郡一事,各位卿家有何见解?”

  “陛下,”承恩伯第一个站了出来。

  “西部百姓烹子而食,骇人听闻!老臣以为之所以会发生这等惨绝人寰的悲剧,全因乱民作虐百姓走投无路所致。”

  “因此平定一事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缓。既然八皇子殿下求援,帝国应该立即增兵支援,以早日平定西部之乱。”

  “承恩伯所言极是。”其他人纷纷赞同。

  金柱下的史官大笔轻轻一挥,史书写得轻松。

  然而仅凭这寥寥的几笔,千百年之后肯定会有读史的后人自以为是地将他们这帮老头子骂得狗血淋头。

  古人向来最忌身后名。

  因此几乎没人反对再往西部增兵。

  “可!”长兴帝一锤定音。

  只是该增派哪些兵力前往西部,这是个问题。

  “陛下,”承恩伯继续站出来:“帝国素有传统,平定内乱向来是各郡备守兵之责。而八皇子殿下信中也提及了现有的平乱军能力不足。”

  “既然如此,不如增派那些实战能力强的郡兵前去支援。”

  ……最好趁机把领兵无策的陈修坚也给调回来。

  省得平定涞谷郡后,他把承恩伯府以前圈占的良田通通全分给了那些平民。

  承恩伯张了张嘴,没敢把这私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