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七章 历史惯性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谁主沉浮第二百九十七章

  布尔什维克对参战各国发出停战邀请。他们原相信帝国主义战争会被各国工人阶级起义所代替,俄国只是第一个。没有实现。对德brestlitovsk条约谈判,列宁要求接受德国条件。布哈宁反对,要打革命战争;托洛斯基是不战不和,即宣布不打仗,但不接受德国的和平条件。

  对德和约三派中,布哈林占多数,托洛斯基其次,列宁最少数,只得与托结盟。托洛斯基对德摊牌。德国人惊呆:从来没有一方退出战争却不接受战胜者条件的事情。德军进攻,三天之内推进150英里,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布尔什维克胆寒,列宁亲自向柏林发电报,接受一切条件。

  为免在brestlitovsk(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耻辱和约上签字,托洛斯基辞去外交人民委员,让一位沙皇时代的外交官接任签字。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波兰、芬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失去了1/3的人口和耕地、54%的工业和89%的煤。

  “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以上引号内,是后人从正面角度作出的评价。

  不管怎么说。1918年3月3日,历史回到了原点,俄国退出世界大战。德国终于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当德军掉过头再看整个世界大战的格局时,发现战局丝毫无法乐观。

  五十万美军完成了适应性的训练,在潘兴的率领下,进驻特鲁瓦,中国远征军十个新登陆的步兵师、两个重炮旅、两个战车旅配合美军作战。法军总司令贝当坐镇奥尔良,集结了两个集团军主力,三十五个步兵师。加上其他部队约七十万人。而中国远征军主力三十五余人则在完成休整之后,进驻欧塞尔,作为协约**队的总预备队。

  德军虽然占领了巴黎。但是协约国趁着德军解决东线俄国的机会,以奥尔良和特鲁瓦为支撑点,集结了一百五十万的兵力,准备反攻巴黎。这仅仅是法国东部战场。在西部战场。英法两军也完成了百万大军的集结。巴黎,在法国战场成为了一个突出部,如果德军不肯放弃巴黎,必将在此形成一个突出部,遭到来个三个方面的围攻。

  1918年4月初,协约国在临时政府所在地波尔多召开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军司令潘兴建议。从巴黎的东西两侧发起对德军的进攻。英法联军从里昂向亚眠方向攻击,如果进展顺利。可夺回亚眠。同时,东线的美、法、中三**队,分兵三路,一路坐镇奥尔良,盯住巴黎德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