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师贼长技以制贼!_买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是在京城,而且九千岁府上也不可能非常的闷热,但皇帝的装束并未引来太多的诧异之色,不这么穿的确是很热天气的确是一年比一年热得要快、要急的。这一点从温度计上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也是去年买活军披露在报纸上的制作办法,只要有高纯度的水银,以及烧造得很细的透明玻璃管,那么便可以自行制造温度计,不论是室温还是体温,都可以测量。

  对于温度的测量,自然也是众人很好奇的一个领域,尤其是买活军自从介绍了温度计的制作之后,便经常在农事那一栏里介绍一些需要温度测量的农业机巧,尤其是一些新作物,如土豆、玉米,虽然不是买活军把它们带来,此前便有传播,但是这些作物的习性,是本朝人尚且还不清楚的,因此买活军的介绍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栽种,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温度应当有什么样的表现,当文章内的温度明了到数字的时候,各地的农户便都可以运用起来,加以参考,而不是简单地用因地制宜来带过。

  对于农事的重视,在敏朝是可以碾压一切的,虽然买活周报很多时候在公开的舆论场是个沉默的、黑洞般的禁忌,没有人会公然承认自己有读报的习惯,但皇帝下令让匠造司试做玻璃温度计的时候,朝野间罕见地没有丝毫反对之声。

  经过半年多的尝试,小指头一般粗细的水银玻璃温度计终于可以实现自产虽然测量依旧不是非常的准确,而且刻度是后画的,采用的也是很笨的办法。那便是根据沸水的温度是一百度,人的体温是36度,进行两个标刻,随后便均分两个标刻间的距离,再补上刻度,如此,误差个一两c很常见。

  而且,玻璃温度计的生产速度是很慢的,因为每一根玻璃的粗细都不同,而且每一次进行刻度均分的尺子也未必相同,为了让每一根都准,便不得不每一根都标测这东西卖得很贵,不是普通百姓能负担得起的,一根要三两银子多,但各地还是很多人家托来京城的亲戚求购,买了以后,用棉花仔仔细细地包裹着,送回到自己家里去。

  不过,皇帝这里并不用自产的水银温度计,买活军送了他两个温度计,都是仙器很典型的样子,小小的白色塑料,方盒子里闪着幽光,显示着此时的温度,让人实在是爱不释手。皇帝一旦得到了这个温度计,便立刻让小中人们每天早晚测量温度,记录下来,包括京城里许多官署,只要分到了温度计,便都开始每日记录温度了,甚至还学着买活军的办法,不断的制表而因为要制表的关系,便不得不采取横向排版,于是这些非正式的笔记,便逐渐开始打横撰写了。

  竖写、横写的争议,暂且不说,只是如此一来,关于气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