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二心_我在西游的天仙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乎。

  那几只雀鸟欢快的扑腾翅膀,不时落到枝条上,逮着一颗晶莹果实啄上两口,喜滋滋的叫两声,又振翅飞去,在林中肆意飞舞。

  姜原正要去摘几颗果实,以解馋欲,身后忽然响起哼哧哼哧的声音,回身一看,一只黑毛野猪闷着头狂奔而来。

  野猪身后,还有不少怯怯的小兽。

  “你们倒是会沾便宜。”

  姜原轻笑着让开。

  野猪踏踏踏奔过,冲入果林,一头撞到树上,哗啦,晶莹野果如大雨般哗啦啦掉下,那野猪大嘴一咧,在地上哼哧乱拱。

  谷齏/span又有那小兽,跑过姜原身边时,只好奇的瞥了一眼,便飞快蹿入林中,或是爬树,或是跟着野猪身后捡漏,尽情享用。

  原本就被香味勾的满嘴生津的姜原,又被这一群鸟兽的饕餮吃态勾的馋虫大动,噌噌几步跨到一棵果树下。

  “嗯,这不是五千之前摘的翠果吗?”

  姜原认出了野果。

  不过此时的野果,却不像之前那般青翠,而是晶莹剔透,好似琥珀。

  摘下几颗,丢入口中,不仅没有了令人牙疼的酸涩,而且甘甜沁香,脆中带着绵软,回味无穷。

  姜原食指大动,直接将一树的野果吃了大半,腹中微胀,吃的那香气不再诱人,方才止住饕餮。

  姜原带着满足的笑容,扭头去看那几个鸟兽“同伴”。

  就见猴群窝在树下正在打闹嬉戏,几只鸟雀蹲在树枝上,小脑袋一点一点打瞌睡,野猪挺着大肚子席地躺着,哼唧哼唧,几只小兽则各自缩在角落,或躺或伏。

  哒哒哒,脚步声从荆棘丛里传出,越来越近。

  很快,几头麋鹿小心的探出脑袋,怯怯的打量一圈,踏着轻巧的步伐,钻入果林享受美味。

  麋鹿之后,更多的动物沿着姜原开辟的道路,穿过荆棘。

  常年静寂的野果林,一下热闹起来。

  姜原笑吟吟的望了眼林中兽群,往地上一坐,掏出一块桃木,又取出把石刀。

  石刀在桃木上划动,渐渐显露出一只猴子轮廓,但随着猴子逐渐成形,姜原的动作却慢了下来,最后更是直接停住。

  只见那木雕,尖嘴猴脸,手爪四肢,乃至身上茸毛,全都栩栩如生,唯有一双眼睛,空空荡荡。

  对着空荡的眼窝,姜原手中的石刀,迟迟无法落下。

  “唉——”

  半晌,姜原长叹一声。

  烂桃山的大桃已凋零,梦境已过去快两余,姜原依旧被那“恶猴”困扰。

  孙悟空乃是心猿,而心有二分,如动与静,善与恶,喜与悲等等,若说那恶猴是孙悟空的恶念所化,倒也可以说得通。

  孙悟空在方寸山修行,从野猴精怪,修成大道真功,期间必有炼心,或许是其斩去的“三尸”,留在了这方寸山,化作了梦境的“恶猴”。

  但想到孙悟空的“二心”,姜原脑中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名号——六耳猕猴。

  数百年后,那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模样大闹取经路,诸天神仙,乃至观音、地藏,尽皆看不出其真身,最终是在佛祖座前,根脚败露,惨死当场。

  姜原之所以从恶猴,联想到六耳猕猴,是因为那六耳,便被称作大圣的“二心”!

  一心两面,自然世人难辨,那谛听能辨“人心”,方才辨认出六耳猕猴身份。

  而佛,又即“觉者”,内觉心,外觉宇宙,透彻天地自然,无论何种“二心”,在佛祖面前,皆如掌中纹路,一目了然。

  “可是,此地不是大圣的悟道之地吗,为何会出现六耳猕猴身影?”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