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子有意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不傻,知道原因,他摇头叹息,什么忠君爱国?嘴上讲得冠冕堂皇,事到临头一个个都溜之大吉。

  朝廷用人之时怎可如请客吃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崇祯皇帝决定不商量了直接点将。可是连点两位重臣都未能成行,经过御医登门探访发现他们真的病了,十有八九被吓出病来了。

  广州、福建不断有告急战报传来,福建总兵官俞咨皋会同金门游击将军多次和郭怀一集团开战,如今战船损失高达八成已经无力再战,要求朝廷拨付战船若干,要求给饷银若干。

  皇帝暴怒却无可奈何,俞咨皋、许心素屡败屡战勇气可嘉总要比观望偎战强许多,没办法捏着鼻子给钱粮、战船以安其心。

  这就是海战的好处,许心素、俞咨皋根本没有开战,只不过在出兵时耀武扬威一通渲染,文武大臣看见出去了战船几十艘,没过几天回来的还没有一半。

  谁也无从得知海战究竟伤亡几许,因为没有一个文官有血性敢亲自上船参加海战。反正大家都看到了回来的战船上很明显留下被炮击的痕迹,还看到了面如土灰人人带伤水军。

  许心素有已经实际控制的金门岛,藏几十艘战船太小儿科,跟兵备道文官玩花样自然太简单,因此他和俞咨皋根本没有损失还混到了大量钱粮。

  就在皇帝束手无策之时,他再次看到了一份告假奏疏,那是阁老黄大人预先告假要求在秋天到来时去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

  “辽沈大捷”过去了几个月,黄大人自从入阁以来几乎一言不发,对于朝廷如何封赏立功将士也不品头论足,经常称病不上朝,文臣武将已经渐渐地淡忘了他。

  崇祯看着眼前的奏疏,喃喃自语道:“黄爱卿不争权夺利难能可贵也!他这是要远离朝堂吗?”

  抬头看见小心伺候的王承恩,崇祯问道:“王伴伴,汝以为用黄胜爱卿去广东击贼如何?”

  王承恩没想到天子会以如此大事询问,没有心理准备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敷衍道:“皇上圣明,自然识人,想必已经有了决断。”

  “黄爱卿劳苦功高,朕本意留他在京师出谋划策,可如今证明他好像不适合成为阁臣统筹天下之事,还是让他带兵驻守一方比较妥当。”

  黄胜布局的暗棋发挥作用了,王承恩顺水推舟道:“皇上圣明,奴婢也知道黄大人带兵的本事,想必黄大人去了南方定能平了郭怀一那厮。”

  “是啊!正好黄大人请求告假去南方过冬,朕就委任他出任两广总督带兵剿寇。”

  崇祯皇帝下了决心,北方都是大明强军,全部交予黄胜恐怕不妥。

  兵力薄弱的南方如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启年奢安之乱虽然被平息,可是当时贼首奢崇明父子俱落荒而逃未能成擒,大战过后他们的余部还在不断袭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