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6页_白云深处有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百分之十。

  剩下百分之五带了侄子或者侄孙的。

  仅有百分之五是带着自己学生来的。

  像吴有为这样的,带着的都是自己的亲戚,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身为三甲之一,张升带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张元锡,以及两个陶文书院今年已经考中秀才的学生。

  今年不是会试之年,所以二月开始便考童生试了。

  陶文书院有两个人考过了童生试,他们都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跟着张升来长见识的,张升至今依然挂着陶文书院客座山长的名头,当然,杨一清和吴有为、张伦,都是客座山长。

  这些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的人,使得陶文书院在短时间内就在书院界闯出了名头,虽然还很小,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家将孩子送到陶文书院上学了。

  只是这些孩子吴有为都是要看情况收的,入学之前还要考试,这里是免学费的地方,甚至有孩子读书好,还有奖学金可拿。

  不过也有不同情况的,例如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一个人来陶文书院上学的,总的有伺候的下人吧?书童你得备一个吧?

  这些人住哪儿?吃什么?要怎么伺候自家的孩子好好学习?

  而且吴家村的房子都不卖,土地都是吴有为的,他不点头谁敢在这里盖房子买地?

  怎么办呢?

  交费。

  吴家村不让外人进入,陶文书院也不许谁谁谁带七八个书童来摆谱,只能雇佣书院里的人照顾孩子。

  但是只负责冬天有个热水洗脸,吃饭的时候可以选菜,衣服有人给清洗,别的...还得自求多福。

  吴有为订了个很高的缴费标准,你想让人伺候,那你就缴纳高昂的费用,享受你的求学生涯。

  这样一来,学院的开销也有了。

  京中不缺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孩子,这些人真的很舍得花钱,也怕孩子吃苦,还缴纳了巨额的服务费。

  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照顾自己,衣服不会洗没关系,可以花点小钱,请吴家村的妇人们帮忙清洗嘛,当然也可以攒着带回家,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放假两天。足够他们回去一趟再回来了。而今天,陶文书院来了六个人!除却吴有为跟张升,还有杨一清呢!

  杨一清年轻啊,学生自然是出自陶文书院了,他老家也离京城远,没办法将自家的子侄带来,只能挑学生带来了。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