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章 行政学堂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户,以使下户借贷得到担保,进而能够获得救济。但因上户不需要,也不愿借贷,所以抑配乱象丛生。”

  一个高大英挺的学员站了起来,满脸通红,看样子颇为紧张。

  王松赞许地点了点头,大声道:“这位学员说的不错,看来是深有体会。你来自那里,可否报上姓名?”

  学员赶紧肃拜道:“相公,小人包师夏,河南府人氏。小人长于农家,常听家父唠叨,再加上亲眼目睹农人借贷之苦,是以感受颇深。”

  王松摆摆手,让包师夏

  坐下,赞扬道:“包师夏同学说的不错!其他同学,你们可有意见?”

  “相公,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媚上欺下,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如此一来,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一位学员话音未落,另外一个学员马上站起来反驳道:“相公,王文公推行青苗法,是为了富民强兵,使得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国民富裕后,以便强兵。而青苗法确实使朝廷国库富裕,西北强兵皆由此生。况且,一些豪右官绅势弱之地,新法得以顺利推行,农人也确实得利。不能因为青苗法被废,而一盘否定。”

  王安石的青苗法,类似于后世各个银行都有的“农村小额信贷”。政府在春天贷款给农民从事生产,等到丰收后归还本金和利息。

  两分的利息,放在后世,是很正常的利率范围,而在宋朝,说高也高,说低也低,因人的资产多寡而异。

  正如这些学员们所说的,好好的经,虽然有缺陷,却被人唱歪了。

  官员们中饱私囊,利用手中权力增加利息,百姓深受其害。官员为了应付考核,做出政绩,强制百姓借贷,不需要的富户也不能幸免,官员愈富,百姓愈穷。

  官员营私舞弊,欺上瞒下,有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贷款只是一个前端,青苗法后,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去支持。官员如何操作,有无监督人员去审核,这都是问题。

  看到王松频频点头,学员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相公,以小人看来,王文公的青苗法注定要失败。我大宋开国以来,土地兼并严重,官府放任自流,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匿税逃避田赋,贫者百姓却要无田纳税。青苗法再好,与富者有何相干!依旧是富者愈富,贫者更贫。所以无论何种律法,重在实施,而非表面文章。”

  王松心头一震,想不到这些年轻学员中,竟然也有如此睿智豁达之士。

  “好,说的好!这位学员,以你之见,怎样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田赋和青苗法的弊端?”

  刚才陈述己见的学员站了起来,肃拜道:“相公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