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连珠弩_红酥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园子里种了不少药草,街坊邻居家的猫都喜欢朝这跑。”说着,将门开大了一些,举手相邀道,“姑娘,随我来吧。”阿四连忙道谢,跟在他身后,进了宅院。绕过砖雕影壁,又穿过一道垂花门,眼前豁然开朗,阿四环看四周,偌大的庭院除了引路的老人与她自己,竟然没有瞧见第三个人,心中不禁疑窦丛生。老人仿若读出她的心思,回首道:“姑娘,我家老爷年前去了太医局任职,举家都迁到京城去啦。只剩下我这个不中用的老头子,在这里照应祖宅。”手指着前方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植道,“你看,左边是薄荷,右边是虎尾草,都是猫儿最喜欢的。”阿四笑着道:“人就像树似的,上了年纪移来移去,总是不好。老伯在此留守,何尝不是一桩幸事。不过,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庭院,不会害怕么?”老人捋须道:“人到七十古来稀,我今年七十有二了,没病没灾的活到这个岁数,还有什么好怕的。”阿四点头赞同:“是这个理。”老人颇有兴致道:“走,我们去那边看看。”一路闲话些花花草草,经过一条抄水游廊,阿四见到了整座宅院最高的一处建筑——三层木制戏台。她心中一动,指向戏台子嚷道:“老伯!老伯!我好像瞧见我的猫了,就在上面,刚刚跑过去了!”“是吗?”老人伸手搭了个凉篷瞧了瞧,问道,“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我真的看见了!”阿四恳求道,“老伯,我上去找找,行不行?”“行,行。”老人叮嘱道,“戏台上的碴垛是活动的,小心别摔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就不陪你上去了。”“好。”阿四应道,“你在树荫底下歇着,我去去就来。”戏台子朱红门面,廊柱雕花,从上到下,分为福禄寿三层,每一层的明间有楸木碴垛相连,阿四拾阶而上,登上最高的福台,凭栏西眺,县衙典狱房、三班院所在的院落,果然尽收眼底。她沿着台面仔细逡巡,除了一些浮灰,并无太大发现。“难道不在这里……还是掩饰得太好……”阿四喃喃自语,眼光不经意掠过碴肩与戏台的接缝处,那里的浮灰在阳光照射下,略微呈现一点晶亮的淡黄。阿四走近,摘去手套,用指腹轻轻一点,粘住少许,凑到鼻前闻了闻,又轻轻搓了搓,立时便分辨出这黄色灰末,正是弓|弩开弦用的松香。此人暗中潜入薛宅,手持飞燕连珠弩,朝三班院的天井空射,这却是为何……恶作剧?江湖寻仇?阿四思前想后,一时间也琢磨不透,心里揣着许多疑问,走下戏台,不动声色地朝老人行去。“呦。”老人从长椅上起身,关切地问道,“这是没找着?”阿四微微撅着唇,有些懊恼地摇了摇头:“不见了。”老人看着她笑道:“那你说是要我继续陪你找呢,还是这会就送你出去?”阿四福了一福道:“这就回了,叨扰好久,还望老伯勿怪。”老人连连摆手:“不怪,不怪。我一个孤老头子,今天你来跟我说了这么一会话,我心里高兴得很。”二人漫行至正门,阿四欠身告辞,临走不忘提醒道:“老伯,往戏台去的那条卵石路打脚得很,你尽量不要走那边,硌着,滑着,就不好了。”老人笑呵呵道:“听你的,听你的。”转回住处,阿四向掌柜借了笔墨,从包裹内寻出一张桑皮纸,凭着早间的记忆,将关押沈湘的牢房及其相邻建筑的具体方位、周边环境,逐一勾画出来。翻过一天,她又上集市采买了不少绳索、青泥、鳔胶等物,接连忙活了两日,一睁眼,便到了沈湘大堂三审的日子。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