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意见统一_万历15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置却丝毫不显慌乱。

  八月初,辽东游击张奇功率领一千人进驻义州,五百人留守九连城,马头山江沿台、汤站、凤凰城、宽奠等中朝边境要镇,也进驻了四千五百人,另外,朝鲜人盼望已久的南兵炮手,先期抵达了三千人,都是戚继光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部队,由戚家军老部下吴惟忠、骆尚志带领,前锋五百人已经抵达了汤站。

  硬要说的话,日后明军的南北兵之争此时已经出现了苗头。

  但是到了八月中旬,辽东军大部将领突然接到了命令,正在集结的部队停止集结,回归各部原驻地,已经集结的部队就地待命,无令不得南下进入朝鲜。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有兵马接到调令。

  浙兵全军齐聚之前全部驻守在鸭绿江岸边,无诏不得入朝鲜,浙江巡抚常居敬接到召令,催促剩余浙兵炮手加快行军;远在宁夏驻守的宁夏巡抚朱正色和副总兵李昫突然接到召令,将宁夏火器营全军开拔至辽东待命;山东巡抚接到诏令,调动山东枪手一万集结,准备进入辽东;诏宣大总督萧大亨,调遣宣大精锐弓弩手一万集结,准备进入辽东。

  然后遣人去安排各地兵马行军至辽东的途径地的粮草和弹药补给等问题。

  萧如薰的奏折里着重写明了鸟铳的问题和火药的问题,要求鸟铳务必保证能用,如果不能用干脆降低产量,以免浪费国帑,所有火药需要以木桶填装,外侧以油纸封死,保证干燥度,朝鲜此刻正在雨季,就算不是此刻开战,也要防止下雨使火药受潮。

  朱翊钧还特地命令锦衣卫抽调人手去查探鸟铳的制造问题,这一查还真是查出了不少问题,让朱翊钧冷笑连连——平时还好,一到战争时期,可有理由处置那群混帐了!

  趁着这场战争,好好地把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都给做了!

  统一群臣意见,调集各地精兵,做足了准备,就要开战了!

  如今的大明,宁夏之乱已经平定,已经没有了最大的掣肘,朝臣很快就会被摆平!

  朝鲜使臣如何知道该找哪些人去哭诉?该去哪些地方哭诉?那可都是朱翊钧的主意!那些读书人常常喜欢说大义,那么此次,就用大义名分压死那帮混帐!

  八月二十日朝会,出兵朝鲜意见趋于统一!

  八月二十九日,萧如薰被兵部召见前一天,大忽悠沈惟敬抵达了平壤,开始了他的忽悠之旅。

  沈惟敬,籍贯浙江平湖,是平湖沈家的旁支,据此人的个人履历记载,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炼过药,还在胡宗宪手底下干过幕僚,曾经用计谋毒杀过倭寇,算是半个日本通和一个抗日英雄,但是没学历,还牵扯上了胡宗宪,自然就被当成严党余孽、走狗,给烹了。

  万历二十年的时候,沈惟敬已经六十多岁了,每天在京城里跟一群方士、无赖厮混。

  他是个职业骗子,也具备骗子必需的两大特质:第一,语言能力出众,能言善辩;第二,生得一副好皮囊,面貌“长髯伟干”,形象很正面,不像骗子。

  其实早在六月底,沈惟敬就已经来过一次朝鲜,但是当时朝鲜君臣踌躇满志的打算反攻平壤,自然不能让所谓的和谈使者去坏事,直到反攻失败,朝鲜君臣的口风才松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迎接沈惟敬,沈惟敬抵达了平壤之后,据说是大展神威把日本人狠狠的杀了一下威风,争取了五十天的停战期。

  这五十天对大明朝调兵遣将统一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沈惟敬这个大忽悠还是立了大功的,因为就在他和日本人唇枪舌战的时候,八月三十日,在京城赋闲造小人造了快三个月也不让回宁夏的萧如薰终于接到了兵部的函文。

  兵部尚书石星让萧如薰去兵部面见问话。

  ps:每日三更的勤勉作者求推荐和收藏

  pps:本书粉丝群4.9.8.4.6.7.0.8.8,欢迎加入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