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北邙阴棺_入地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方法得知病灶,而宫羽却能破解机关,看样子这本事宫爵也驾轻就熟。

  我们在旁边看着宫爵全神贯注,在他轻微触动的食指下,重明环上的九环被他慢慢拨动,当最后一环在他手里定格,宫爵如释重负的长松一口气,他缓缓抽出里面的长发。

  我看见重明环上竟然真的从上至下排列出一行通顺的文字。

  臣铸重明环幸不辱命。

  当宫爵把最后一个命字推移过去的瞬间。

  咔!

  我和叶知秋都震惊的看见重明环居然真的一分为二开启,我慢慢从宫爵手中接过重明环,看见一张泛黄的纸缠裹在里面的轴心之中。

  我从里面把那张纸取出来,小小的纸上就写了一句话,当我读完的刹那顿时脸色的变,叶知秋好奇的刚想伸头过来看,我二话没说把纸放进嘴里吐了下去。

  叶知秋气的直跺脚,怒不可歇的盯着我,我把手里的重明环毫不吝啬的塞到她手里:“咱说话算数,这东西归你了,这里没你事,该干嘛干嘛去。”

  叶知秋抿着嘴一脸怨气,拿着重明环瞪了我和宫爵一眼,愤愤不平的转身离开,我知道她现在很生气,不过纸上写的内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知道。

  “上面写的是什么?”宫爵似乎明白我举动的意思,等叶知秋走了以后才问。

  我重新坐下来,看着宫爵多少有些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随珠藏邙山玄武挂印之地!”

  “随珠?!”宫爵一愣,和我刚才看见纸上内容时一样震惊的表情。“随珠……难道是和和氏璧齐名,被称为春秋双宝之一的随侯珠!”

  春秋战国时期最让人神往的珍宝莫过于,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

  至于和氏璧因为传闻颇多,所以人尽皆知,就连孩童也能说出完璧归赵的典故,但随侯珠却鲜为人知,古书中对随侯珠的描述更为细致,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又曰明月珠。

  但凡缺失的东西往往也越珍贵,这或许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先不管春秋战国的随和双宝到底有多贵重,我想真正让这两样古物价值连城的,还是因为不可复得的原因。

  和氏璧自然不用提,秦王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的宝物,其价值可想而知,可惜和氏璧湮灭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之中,下落无人所知。

  而随侯珠在楚武王攻伐随侯后据为己有,但不久后楚被秦国所灭,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

  这个是可以从文献中考证的,李斯脍炙人口的《谏逐客书》中完全可证实这一点。

  书中提及: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

  可随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传闻中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我和宫爵对视一眼,宫爵说,如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